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挥高等教育优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力支撑
年轻组工干部要扎实接地气
节约粮食也是爱护环境
愿巡视组当好反腐“千里眼”
好日子与紧日子
为官须戒“趁早”心理
“清卡”吹响严肃吏治集结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日子与紧日子
□丁华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再次重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好日子”,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主观感受,表现为仓禀充实、丰衣足食、祥和安宁。过“好日子”,是人们的普遍追求,或者说是“梦想”。“紧日子”,则是指日子紧巴,开支紧缩,生活节俭。一种“紧日子”,是迫不得已的,是个人能力难以改变的;一种“紧日子”,是自己刻意而为的,是靠理念驱动和制度约束创造出的内敛状态。

  “好日子”不会从天而降,从某个意义上说,“好日子”与“紧日子”是相互转化的。

  不愿过“紧日子”,“好日子”就不会到来,已有的“好日子”也会倒退为“紧日子”。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不少。不少封建帝王骄奢淫逸,沉溺于肉林酒池之中,不觉间基业被坐吃山空、挥霍殆尽,百姓苦不堪言。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在内忧外患中,不少统治者逃不脱周期率而被推翻。

  相反,历史上也有贤明的君主自觉远离奢侈,保持过“紧日子”状态,赢得了民心。史载:汉文帝敦厚质朴,崇尚节俭克奢,在位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让人民休养生息、天下殷富,过上了好日子。“文景之治”创造了中华史上的“太平盛世”。在过“紧日子”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的最好榜样。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政府浪费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需要,建豪华办公大楼和楼堂馆所,甚至举债建设,形成很大的财政包袱;一些地方政府公务接待海吃海喝,“一顿饭一头牛”,穷极奢侈之能事……奢侈之风,损害了干群关系,腐蚀了干部作风,影响了政府形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长期自顾自过“好日子”,看不到民间疾苦,听不进苦口良言,让人民群众长期过苦日子、紧日子,就会自毁基石,危及政权。

  可见,能不能过紧日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当下,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比着一级干,从自身入手,采取严厉措施紧缩开支,从公费购车、公费接待、公费出国、新建楼堂馆所等问题入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坚决堵住乱花钱的漏洞,千方百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用简朴、务实的政府形象来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