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在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一名医生在患者的背部不断地摩挲按压。突然,这位患者“哎哟”了一声,然后医生就在患者的这个部位准确麻利地施以银针。不一会儿,这位患者的脸上就露出了轻松的表情。该中心主任谈建新告诉记者,这个部位就是神奇的阿是穴。
谈建新说,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使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说起阿是穴的来历,谈建新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唐代时,终南山里有位老猎人得了腿痛病,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慕名找到长安城里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给他治疗了半个月也不见好转。后来,孙思邈就让老猎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试针穴,并不停地问疼不疼?老猎人突然大喊:“就是这里疼。”孙思邈便掐住这个点,毫不犹豫地把银针扎入这个穴位。过了一会儿,老猎人的腿痛就减轻了。病好之后,老猎人好奇地问:“先生,这叫什么穴呀?”孙思邈想了想,就笑着说:“这叫阿是穴。”此后,阿是穴的叫法便流传了下来。
谈建新接着介绍,故事的真假且不说,但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却明确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就是说,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有效果的话就可以 。现代中医也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既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也是疾病的反映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谈建新最后说,人体只有在患上疾病后才会出现阿是穴,这说明此穴位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某部位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情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如踝关节软组织扭伤后通过按摩观察,当阿是穴疼痛减轻时,软组织扭伤缓解。所以,医生在按摩治疗一些疾病的过程中,往往把阿是穴存在与消失作为判定疗效的标准之一,根据消失程度评定疗效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