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大头落地
要闻简报
图片新闻
延伸阅读
图片新闻
中央财政拨付3亿元
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
神舟十号航天员
对天宫一号进行在轨维护
焦煤集团开启绿色发展之门
捷克政府多名高官被捕
粮安天下的责任和担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安天下的责任和担当
—— 修武县四年创造十一个全国粮食高产纪录探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李国伟 崔红星

  周庄乡郜屯村超高产攻关点,小麦单产794.8公斤;

  郇封镇焦庄万亩示范片,小麦单产692.6公斤;

  郇封镇整乡推进,小麦平均单产676.6公斤。

  今年再创3项小麦高产全国纪录!

  至此,修武县4年共创造了11个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这是今年6月5日省农业厅组织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有关专家实地测产得出的结论。

  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说:“修武县创造了持续创建粮食高产的奇迹,为全国、全省树立了样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典型的农业小县,连创粮食高产奇迹的秘诀何在?

  责任如山:一以贯之抓落实

  修武县连创全国粮食高产纪录绝非偶然,这是该县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将之放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一以贯之抓落实的结果。该县把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意识贯彻在领导方式转变中,体现在科学的工作方法里,呈现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上,落实在精细的农田技术管理细节上,圆了粮食高产丰收的梦想。

  粮食生产难题不少。

  共性的难题是:和全省、全市一样,修武县同样面临着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高产技术推广慢、群众增收难度大等诸多难题。

  个性的难题是:修武县山川各半,耕地面积仅有31.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总面积46万亩。和周边平原县比,农业生产条件并不突出。

  面临的形势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确保“天下粮仓”的充盈和稳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

  修武县委、县政府没有因为资源禀赋优势不突出而放松粮食生产,而是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第一责任和担当,抓住我省建设粮食核心区的大好机遇,主动融入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高产创建为突破,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增加投入夯基础,找到突破口,创造新优势。

  重中之重全方位保障。修武县经济基础并不雄厚,是我市的财政小县。可在事关粮食生产的事项上,该县财力始终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保障,多年来坚持每年列支财政预算的15%用于保障粮食生产。为打牢粮食生产基础,该县连续多年共投入资金1.3亿余元,建成渠相通、井相间、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溉体系,连续16年深耕犁耙、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由过去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打造出25万亩高标准良田。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同时,该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左右奖励高产农户、补贴农民种粮、免费供应超高产攻关点和示范户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积极性。

  发展要上项目、强旅游。在项目用地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修武县坚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土地占补平衡政策,一切用地为基本农田让路,确保全县耕地面积不减一分。

  “粮安天下的责任重如山,面积小不等于责任小。”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说,“牢记责任和担当,善作善为,就一定能撬动粮食生产的杠杆,实现农业小县的大担当。”

  科技支撑:技术服务零距离

  修武县粮食高产的成就,得益于科技的支撑和提升作用。数据显示,该县小麦单产由2003年的432.6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533.9公斤,小麦平均每年亩产递增10多公斤,其中饱含着科技工作者对粮食的情感、对农业的贡献。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个农业小县有“三多”:合作科研院校多,有中国农科院、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学院等10多所;高产攻关新品种多,最具高产潜力的中麦60、焦麦266、豫农416等10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以及20多个玉米新品种;育种专业村多,超过50个。

  这是修武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靠良法良种打造农业优势的选择。

  思路决定出路。修武夯基础、引专家、强技术、重服务,为粮食高产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一时间,修武成了各路专家培育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的角力场,“省考”“国考”认定粮食新品种的试验田。

  基因好的种子才能长得好。该县与何中虎、张学勇、茹振刚等全国和省内知名育种专家合作,建立粮种试验基地,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30多个。人家卖小麦,修武农民卖的是种子,一公斤多收入0.2元到0.4元。

  修武县粮食局局长陶福成说:“一亩地一年多产10公斤,全县一年就能多产250万公斤粮食。”

  “惠农政策、农田基础、土壤肥力、种子品种、技术服务和田间管理,一个也不能少。”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一年有200多天在乡间田里,这是这个专家型局长的“高产经”。

  技术和管理创新,让高产梦想成为现实。农技人员包村入户,一年有一半时间在田间地头传授现代农业技术。4月19日倒春寒对很多地方小麦影响很大,修武农业技术人员连夜动员指导农户浇水防寒,家中无人的还组织服务队帮忙。由于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该县小麦生长基本没受影响。

  农技人员是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修武把全县110名农技人员全部纳入财政供给范围,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稳定队伍;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改善县乡农技推广条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作为种粮主体,农户的精细化管理是粮食高产关键中的关键。流对了汗水才会有收获,几时耕、何时种、怎样浇水、如何防病、施多少肥、该不该收等技术问题,错了时、差了量、方法有误,收成就会不同。高村乡东黄村65岁的王祖刚是个种地能手, 承包的是100亩窑坑地,对一亩地产400公斤小麦就很满足,对农技人员推广的管理技术将信将疑,只在30亩地里试了试,结果这30亩地第一年就平均增产100多公斤,这下他服气了,再种地落实技术一点也不打埋伏,成了种地示范户。他说:“这几年俺学的东西真不少,村里很多人都跟着我种地哩!”

  扩大总量:增产稳产显成效

  要单产,更要总量。

  大面积的粮食高产,提高县域粮食总产是首要选择。“粮食高产创建,是我县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有力抓手。”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说,“修武加强粮食生产的目标坚定不移,我们要把农业小县打造成粮食高产强县。”

  为了实现粮食大面积增产,修武县把种粮高产科技推向全县,在粮食高产示范区的100个行政村培养了1000个科技示范户,依靠农业科技服务和精细的田间管理带动了2万户农户参与,辐射近5万农户推广应用了粮食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

  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该县领导带头包建高产创建示范田,以整建制推进为重点,在全县建立万亩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方10个、百亩攻关田20个、超高产攻关点50多个。培育植保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粮食生产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发挥社会化组织优势,以点带面,推广统一供应粮种、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整地标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机播的高产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小麦高产创建。

  就这样,农业小县修武粮食高产创建捷报频传,2010年粮食高产刷新3项全国纪录,2011年又破2项全国纪录,2012年再创3项全国纪录。叫响了粮食高产品牌,修武县被农业部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一年多向国家贡献粮食260万公斤。

  修武县小麦种植总面积25.39万亩,据测算,在今年天气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该县小麦平均亩产可达537.9公斤,较去年增产2.9公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