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又到桑葚成熟时。日前,在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村民行高臣的桑园里,记者看到桑树枝条上挂满了熟透的桑葚,吃一颗,口感又甜又软,满口蜜浆。
今年已经64岁的行高臣告诉记者,他4年前引进种植了6亩桑树,主要品种有白玉王、大十、红果一号等,目前均已进入盛果期。从5月中旬桑葚进入成熟期开始,每天来桑园采摘、购买桑葚的人络绎不绝。“不管当地群众,还是外来客人,大都以游玩观光为目的,他们在桑园亲手采摘桑葚,既体验了采摘的快乐,又品尝了新鲜桑葚的甘甜。”行高臣说。
记者问行高臣为何种植桑葚,他笑着说,现在已进入保健时代,人们需要无污染的保健食物,而桑葚不仅具备味甘性寒、滋阴补血、生津止渴、养肝益肾、润燥通便等功效,而且药食两用,属于上好的保健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种植桑葚经济效益高,而且管理起来简单、省事。”
据行高臣介绍,现在孟州市种植桑葚的就他一家。桑葚虽然吃起来鲜美可口,但保鲜期较短,不容易储存,每逢下雨天,总会有大量桑葚被雨水从枝头冲落到地上。行高臣说,每次看到落果满地的狼藉景象,他的心里都在隐隐作疼。
目前,压在行高臣心头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和扩大桑葚的销路。他说,希望有眼光的商家能把他生产的桑葚进行加工,做成桑葚酒、桑葚罐头、桑葚果脯果酱等产品,合作共赢,使双方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