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县城市防涝突击队在县人武部集结,参加誓师大会,誓保城区汛期安全。本报记者 温淑均 摄
木城办事处
本报讯 (通讯员张蕾)从6月份进入汛期以来,木城办事处狠抓各项防汛工作措施的落实,备战主汛期的到来。
该办事处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主任任指导员,各村街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级负责,建立完善“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防汛体制,确保今年的防汛工作切实做到高度戒备、周密部署、科学调度。
该办事处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及时修订完善防汛预案,把防汛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重点环节,确保安全度汛。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从6月至9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值班及通讯正常畅通。强化值班和各种应急方案的落实,凡发生险情,灾情的村要及时上报办事处武装部或县武装部。
县交通运输局
本报讯 (通讯员索玉林、原小然)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抢险工作,保障物资、人员及时安全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进入汛期以来,县交通运输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切实做好防汛应急保障工作,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和公路设施安全畅通。
该局结合当前交通实际和防汛形势,制定防汛抢险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
该局组建了由200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和50辆客车、150辆货车组成的运输车队,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大型抢险机械设备整装待发,并配置了编织袋、铁锹、雨衣、胶鞋、手电、托绳等防汛应急物资。
同时,该局还督促车辆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汛期安全生产教育,加强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做到定车定人,随调随到。加强防汛值班,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风情、水情和险情;做到人员到位、意识到位、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防汛工作,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平稳度汛。
本报讯 (通讯员李彦、李哲)为确保城区防涝工作积极有效应对,县房管中心迅速组织队伍、明确任务、落实物资,扎实做好城区防汛工作。
该中心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39名党员和年轻干部职工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在城区各住宅小区成立相应组织,组建150余人的防汛队伍,并认真开展防汛业务培训和演练,明确防汛责任,落实防汛任务,做到组织健全,保障有力,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
逐一落实直管公房排查维修、防汛物资器材购置、防汛工作后勤保障、汛期日夜值班报告、物业小区督促巡查等防汛任务,并用文件的形式明确到相关股所科室。对机关内外、尤其是机关门前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障碍及时清除;对老城区直管公房的安全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造册登记,拿出具体的维修计划,组织人员进行及时维修,确保住户生命财产绝对安全;对住宅小区开展经常性巡查,指导督促物业小区制定预案,建立队伍,备足物资,搞好演练,确保安全度汛。
该中心及早动手,已购置铁钎30把、洋镐10把、撬杠10把、水桶10只、编织袋200条、铁丝200米、雨衣30套、雨鞋30双、手电筒30个。并要求城区各物业小区备足备好发电机1台、电缆500米、防水照明灯30套、抽水泵1台、洋镐30把、铁锨80吧、撬杠20把、编织袋1000条等。同时加强内涝防汛宣传教育,增强居民防汛意识,确保小区安全度汛。
该中心还建立汛期全天候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2个以上值班人员,要求每一个防汛队伍成员汛期手机24小时开机,做到电话畅通、记录详细、信息传达准确、及时。
县房管中心
三阳乡
本报讯 (通讯员刘秀莲)汛期已到,三阳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措施,科学防控,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该乡成立防汛指挥部,明确每个班子成员的防汛责任段,并组建40人的防汛突击队,同时要求各村都成立了相应组织,包括查水队、抢险队、后勤组、治安组等,对境内防洪任务、防洪标准、防洪责任、防汛组织指挥、群防队伍组建和调用、防汛料物储备和使用、各级洪水防守方案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迁安救护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目前该乡沿河8个村防汛队伍达4456人,骨干力量887人;二线村防汛队伍12918人,骨干力量2654人。
该乡按照全县防汛工作要求备足防汛物资,储备铅丝3吨、麻袋1500条、编织袋8万条、木桩3000根、草捆4100个、编织布300平方米,准备机动车930辆、大型机械6台,存放专门地点,专人看管。各村都储备锤、铁锹、镰刀、斧、锯、门板、绳等防汛工具物料。对辖区内的河道及险工险段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对易发生内涝的三阳、付村、凡庄、柴尚等村,提前组织群众疏通排涝河道、沟渠,并对各村危房进行了排查摸底。
在防汛期间,该乡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分为两班,由书记、乡长分别带班,坚持每晚在岗在位,并要求各村以两委干部为主按时值班,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同时,乡防汛办公室及时做好雨情、汛情、舆情的监控报告工作,一旦发现险情及时上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