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传统农业水利向现代农业水利发展转变,以适应我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需要,4月份,市政协农业委员会牵头,市水利局、引沁局、广利局等部门和各县市政协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参与,采取分头、分层、汇总调研形式,通过座谈、调查问卷和实地察看,对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防洪工程总堤防有864公里,其中干流堤防249公里,中小河流堤防615公里;从地域上看,焦作市城区堤防38.4公里,六县市堤防825.6公里;水库有26座,总库容1.4073亿立方米;有机电井45250眼,小塘坝226处,提水站880处;全市耕地面积288万亩,有万亩以上灌区17处,发展高低级(多数低级)节水灌溉面积177.9万亩。仅2010年至2012年,各级财政共投入99389万元,治理中小河流86.4公里、加固中小型病险水库23座、灌区续建配套4处,新增高低级(多数低级)节水灌溉面积27.4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农田粗放和集约(多数粗放)有效灌溉面积243.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22.9万亩,居全省前列。
但是,随着水资源匮乏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水利配套设施尤显薄弱,主要问题是:
(一)水源工程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市缺少控制性工程,每年大量可利用雨水白白流走,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没有完全形成。沁阳丹河峡谷景区因缺水停止旅游业,孟州市槐树乡因缺水无法实现规划设计“穷沟变福地”的惠民工程。农业专家介绍,小麦、玉米最佳用水时为5天左右,不同生育期缺水将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我市大部分耕地因水源工程不足而每次平均轮灌时间长达20天,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供不上水。据统计,孟州、沁阳、温县、博爱、修武分别有2万亩、2.73万亩、2.83万亩、2.6万亩、2.1万亩耕地没有必要的水源、排灌条件。特别是修武、博爱、沁阳山区、孟州陵区和温县、武陟、孟州漏斗区,没有可靠水源保障。孟州、温县部分漏斗区,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1米,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地方政策限制,这些区域还得不到水利项目的支持。
(二)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我市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有19条,河流总长1108公里,其中已设堤防的还不足50%。建成的堤防多为砂基砂坝,设计防洪标准很低,建筑物也不配套,遇有暴雨极易成灾。而且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运行时间长,设施老化失修。温县新老蟒河、修武引黄渠等县市许多中小河流渠道毁坏淤积、长年无水,有的变成排污沟,有的开荒种田;井灌区沁阳市7865眼井中20%成枯井、博爱县5036眼井中17.3%成枯井、修武县5286眼井中10%成枯井,孟州市、武陟县也有部分灌溉井成枯井。
(三)部分工程建设欠讲科学。“土地治理”“千斤粮食”“高标准粮田”“中低田改造”“小农水农田”等项目均涉及水利工程,由于规划衔接不够,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有些地区水利工程重复建设,而有些地区仍然靠天收,也有一些工程建成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农民反映,项目建设中有些区域单井控制面积不足40亩,有些区域单井控制面积却有70多亩;有的打一批新井,报废一批旧井;有的缺乏专业技术,难以保证设计使用年限;有的重建设轻管理,配置设备落后,机井不能正常使用。温县祥云镇夏庄200亩地只有一口井,庄稼每到季节全村轮灌一个多月才能浇完。该镇麻峪、北冶、平王等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听村干部劝告,工作方法死板,在能用井旁重复打井,造成极大浪费,群众十分不满。
(四)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不够。一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多因素致使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很多工程不得不删减配套设施或因完不成原有设计工程而无法正常验收。而且部分项目资金投入渠道分散、环节繁多,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由于受“省管县”传说的影响,近年向县市投入偏重于修武、博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县市水利事业的发展。三是工作配合不到位。温县祥云镇大尚村驻村工作队与县电业局关系不融洽,导致10眼新井没电源、没配套,无法使用,多次协调无果,百姓怨声载道。博爱县寨豁乡茶棚村去年打一口350多米深水井,由于买不起10多万元的潜水泵未能使用,百姓至今仍然靠天种田、20元一方下山拉生活用水,群众反映强烈。四是流经孟州市和温县的新蟒河上游造纸、化工、皮革制造企业排污危及生命,下游群众索性堵死河道,给防洪造成极大隐患,两地干部群众既愤慨又忧虑。
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强力推进“四突破”。
(一)科学合理规划,水源开发保护要有新突破。1.以高效利用为核心科学合理规划。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避免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工程措施和工程摆布的重叠。因地制宜加快引黄灌区、沁北灌区、中小河流灌区和井灌区规划建设,利用好地表水,保护好地下水。尽快规划建设中站区孤山湖、沁阳市九渡中型水库、修武县白龙潭及黄龙洞小型水库和孟州市槐树乡小水库群等,进一步拦蓄地表径流,提高地表水利用量。在北部山区和孟州市西部陵区,结合规划修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等集雨蓄水设施,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工程;在结构调整区(如优质蔬菜、怀药、小杂果等特色种植区),突出规划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喷灌、微灌工程。井灌区打井要按万亩、千亩、百亩方要求的标准深度和控灌面积,严格规划设计与执行。
2.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引黄工程、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和新建水库的立项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对水库、水池、水窖、塘坝防渗修复,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尽快启动引黄、引沁调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对洪水的蓄拦分灌功能;分步对旧堤坝、旧机电井、旧机电泵站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灌区末级渠道的治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围绕高产创建,推进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突破。要突出引黄渠堤、沁蟒河堤、干支河沟防洪能力提升等水利工程、田间地头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中小型水库和井灌供水全覆盖等工程建设,促进高产创建,有力保障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排灌设施,建立自动化控制供水泵站。推行覆膜法、喷灌法、滴灌法、循环水培法及抗蒸发剂应用等节水节能灌溉新技术,实现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转变。通过建设标准化农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农田集约型经营模式,达到投入少产出大,从而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及水的利用率。
(三)促“五小水利”自治,解决农民需求要有新突破。实施“五小水利”村民自治,确保包括贫困区域的农田用水,促进“五小水利”设施维修和保养。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型、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由乡镇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建立用水管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合作组织管护。同时,将修武、博爱、沁阳山区、孟州陵区和温县、武陟、孟州漏斗区补水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对贫困区域水源地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的基本需要。
(四)治水、节水设施维护要有新突破。一是以维护设施为目的,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等领域的具体办法,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库水域。二是以公益服务为本质,推进水价改革。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水价,实行“新水新价、一区一价、合同水价”,逐步由单纯的建设、管理水利向建设、管理和经营水利转变,以公益收费方式营造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水利高效利用须全力落实“四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是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当前是中央大投资机遇期,为避免在水利建设中出现“多龙治水、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市委、市政府应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一是以争取小农水重点县和高效节水项目为契机,抓紧编制、完善实施方案上报省水利厅,为焦作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按职能分工,建立“统分结合”实施项目的管理体制,形成投资、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尤其是水利部门在业务上要给予指导,督促规划实施。二是为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协调部门关系,整合财政、国土、水利、发改委等部门涉水项目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做到工程衔接配套,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加大投入,多方融资,是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关键因素。一是抓好大项目工程资金。狠抓项目编制和项目运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水利项目资金。加大市县财政投入,建立水利投资预算机制,每年由水利部门提出下一年水利建设规模,按计划审批及时拨付资金。二是整合资金集中使用。把财政农业项目中用于水利的资金、水资源征收费中的部分资金、从乡村企业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集中后统一切块到每个县市,由各县市根据各自情况安排急需的建设工程。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对新建的水利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加强宣传,政策引导,是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动力源泉。在正面宣传外,分期分批组织农民参观先进的水利设施工程。如博爱孝敬精品园区温室大棚滴灌、沁阳紫陵小杂果基地小管出流等节水工程,让农民亲眼看到、亲自感受到节水灌溉的优点,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节水工程的积极性。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工程质量高、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县市,由市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授予“节水灌溉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四)加强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是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水”战略,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水利经营、施工、管理人才,提升中高级技术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健全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对全市老化、损毁的水利设施,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组织修复,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落实水利管护体制改革急需的人员编制,解决拖欠的职工工资、改善办公条件等问题,切实完善农村水利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