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前进) 6月14日,我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沁阳市法院召开,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刘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刘明为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示范单位——沁阳市法院授牌。沁阳市法院、解放区法院和马村区法院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刘明在会上强调,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与群众涉诉联系的第一道环节,是法院诉讼活动的前置窗口和服务平台。今年,省高级法院在全省各级法院全面实施诉讼服务中心提升工程,这是全省法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新举措,是全省法院立案信访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就是要以建设集诉讼服务、纠纷分流、矛盾化解三大职能为一体的“门诊式”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为目标,以功能提升、硬件提升、服务提升为核心,对现有立案信访大厅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将其改造成“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综合诉讼服务平台,提供除开庭外的所有诉讼服务。新建诉讼服务中心必须具备八大基本功能,即诉讼引导功能、立案审查功能、立案调解功能、救助服务功能、查询咨询功能、材料收转功能、判后答疑功能、信访接待功能。
刘明指出,各级法院要畅通司法调解与社会法庭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渠道,推行预立案和委托调解制度,要设立调解速裁合议庭和专门调解室,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在案件受理后进行一个月的审前调解。安装身份证识别系统,让当事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联系法官,递交材料,解除疑惑,初步实现远程视频接待交流。拓宽服务领域,推行律师、专家和法律志愿者值班制度,聘请各领域专家在诉讼服务中心轮流值班,为群众免费提供专业咨询,引导高校学生等社会法律志愿者轮流值班,协助导诉员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文书指导等法律服务。努力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真正的为民之窗、文明之窗和形象之窗,使其成为法院的一张亮丽名片。
刘明要求各基层法院要按照上级法院的工作方案,致力于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步骤,确保诉讼服务中心升级工作有序进行,顺利通过省高级法院年底考核验收。硬件好的法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合理进行空间布局,细化功能,提升服务,争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硬件较差的法院要创新思路,另辟蹊径,充分利用自身现有条件,在建章立制上下足功夫,在拓展服务的深度上下足功夫,在主动提供服务化解矛盾上下足功夫,注重细节服务,通过资源整合,理顺法院内部流程,形成自己独有的亮点和特色。
会议要求各基层法院都要成立诉讼服务中心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各法院一把手重大问题要亲自解决,重要节点要亲自推进,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院领导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谁负责的环节出问题、验收不合格,就要追究谁的责任,决不含糊。同时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和帮助。诉讼服务中心需要新建、改扩建或重建的,应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前瞻性。同时也要与司法局、卫生局等部门加强联系,推进法律志愿者和各行业专家到诉讼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服务和专业咨询。市中级法院要不定期到各基层法院现场督导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对建设进展情况要定期通报,并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今年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要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诉讼服务中心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进一步扩大诉讼服务中心的影响力,为诉讼服务中心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