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阎河 通讯员郜秋娟) 近日,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成功实施一例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手术切口只有绿豆大小,术后3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不仅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还避免了常规手术带来的痛苦。
前不久,张先生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经多方诊治疗效甚微,最后慕名来到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就诊。该科医生接诊后,为了照顾患者畏惧开刀的心理,起初对其进行了保守治疗,但是病症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经科室医生会诊后决定,对患者实施微创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手术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费用低、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不易感染、恢复快以及迅速解除患者病痛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在主任孙晓林的带领下,逐步开展了多种微创手术,并专门委派副主任王永亮赴河南省椎间盘微创治疗中心武警总队医院系统学习了一系列脊柱微创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射频手术、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微创通道下融合内固定术、微创非融合术等。
手术前,王永亮和脊柱外科组医生付正、曾浩然、武昆、廉克强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3天,患者就能下床进行活动,病痛基本消除。张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微创手术的效果这么好,几乎看不见刀口,我出院后一定要给身边的朋友好好介绍一下。”
据了解,目前,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已逐步开展多种微创手术,并严格把握手术适应征,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