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昨日上午,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主持会议,副主任张建设、李立江、张动天、苗绍勇、李世友,秘书长张凤驰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杨维军应邀出席会议。副市长胡小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江金贵,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亚滨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判管理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书面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办理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办理情况的报告,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见本报今日二版)。
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判管理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成为审议的热点。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审判管理"四化一创"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法院整体工作水平,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法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对重要审判环节、重大审判活动和重点典型案件的评查监督,进一步规范审判和执法行为,提审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二要进一步创新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审判与管理、管理与服务、他律与自律的辩证关系,科学设置案件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的作用;三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逐步解决好仅靠法院自身难以解决的案多人少、装备落后等困难和问题,为实现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四要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懂审判、懂管理、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审判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备受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大家认为,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职责,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促进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增强监督意识,充分认识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要改进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拓宽案件来源和渠道,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加强对司法活动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大对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挖掘和查处力度,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大政治和业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检察干警调查发现和监督纠正司法公正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过硬的监督队伍;加强与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律师协会等方面的协调沟通,完善磋商机制,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建立既相互监督制约,又相互配合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
审议中,大家认为,市人民政府认真办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强化宣传教育,坚持严格执法,创新城镇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努力缓解计生家庭养老压力,并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扎实开展孕前优生项目;采取了规范矿业权设置、排查地灾隐患、开展联合执法、打击违法行为等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在有限的整改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王明德说,市政府及法院、检察院要把市人大常委会各位委员在工作上给予的肯定当作工作动力,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引起重视,在工作中进一步抓好整改,用实际行动向市人大常委会交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