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武陟/副刊 上一版3
大 茶
崛起的武陟
覃怀风情
细微之处彰显人格魅力
牵挂依旧
北魏宣武帝怀城御射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探源/荆小斌
北魏宣武帝怀城御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北魏孝文帝元宏下令迁都洛阳十年之后,景明三年(公元502年)九月初二日,年方二十的宣武帝元恪,率文武群臣出洛阳东巡至邺城,九月二十三日在邺城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返回洛阳途中,于十月十六日到达怀县。

  君臣在怀宫里尽情品尝一番当地特产之后,便簇拥着到怀城外,信马由缰,游览风光。但见碧空如洗,漫野金光,向北望,远有太行虎踞龙盘,近有沁水碧波粼粼;朝南看,清风岭蜿蜒起伏,黄河水云雾蒸腾。大道旁树木成行,田野里阡陌成方,怀县的百姓在军士们拉起的警戒线外,踮着脚尖、手搭凉蓬,争着一睹这位年轻皇帝的风采,元恪顿感意气风发。

  出南门向西稍行,只见城边有寺院一座,元恪问道:“那是何处?”侍中崔光立即上前禀道:“万岁,此乃妙乐寺,内有古阿育王所造佛祖真身舍利塔,自汉明帝修塔建寺以来,已经四百多年了。”“噢”,元恪深知,自南定中原以来,先代诸帝通过改汉姓、兴佛教,逐渐拉近了与中原民众的感情距离。如今都城洛阳龙门石窟造像之势正盛,王公权贵又都忙着争权夺势,要想人人臣服、国家安定,正好借此作篇文章,立威天下。

  想到这里,他一声令下:“进寺看看。”大队人马立即转向妙乐寺。来到寺门前,元恪立即跳下马来,毕恭毕敬,来到山门前。他这么一来,那些文武大臣也立马整顿仪容,肃然而立,不敢喘半声大气。

  此时,寺院住持僧早已闻讯而出,双掌合十,恭迎宣武帝驾临。元恪也双掌合十,躬身还礼,大臣们也都礼敬有加。住持陪着君臣一众人等,走进寺院,但见寺院正中有浮屠一座,下边是宽大的四方石台基,中间是半圆的土丘,上边是金色的塔刹,微风吹过,铁风铃叮叮作响,清音袅袅,让人顿觉心旷神怡,俗念全消,不愧是妙乐仙境。

  元恪健步来到佛塔之前,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顺向绕塔三周,以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然后来到佛塔正面,一边行问讯之礼,一边心中默默祈祷:“求佛祖以慈悲拔难之心,保佑我大魏朝国泰民安,百姓乐业,风调雨顺,更让我元恪心想事成,威加海内。”

  礼佛既毕,元恪告别住持僧人,走出寺院。只见官道南边有一大片刚出苗的小麦地,在这初冬时分,让人倍觉清爽怡人。于是他对群臣说道:“朕今天兴致甚高,愿与诸君比赛一下骑射之术,看哪位射得最远,如何?”此言一出,军士们立即高举手中武器,连声呼号,震天动地,直冲云霄。早有人跑去麦田中,分别按一箭、二箭(一箭之地130步)做下标记。元恪腾身上马,高喊道:“由朕先来。”两腿一夹马肚,胯下白龙马一声长啸,踢跳咆哮。元恪绕场一圈热身已毕,于是抽弓搭箭,心中默念“佛祖佑我”, 一侧身,猿臂轻舒,力发千钧,只见弓弦响处霹雳惊,箭发迅雷似流星,恰如一道闪电般在天际划过,远远掠过靶标,跑出了人们视野之外。

  群臣、军士顿时目瞪口呆,愣在了那里。片刻之后,大家同时山呼“万岁”,大地为之颤抖,空气也觉炽热。负责测量射程的军士跑得大汗直淌,气喘吁吁地报告道:“皇……皇上,这一箭射了三百五十步!”(古三百步为一里,约460米,这一箭竟射了540米)闻听此言,群臣齐刷刷跪倒一片,齐声高呼:“吾皇神勇!吾皇神勇!”元恪心中大喜,扬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佛祖显灵,有此盛事。还望我君臣一体,安国为民,克勤克忠,不负天眷之意。”

  随即,元恪舅父、侍中高显挥毫写就《奏请勒铭射所》疏:“伏见亲御弧矢,临原弋远,弦动羽驰,矢镞所逮三百五十余步。臣等伏惟陛下圣武自天,神艺夙茂,巧会《驺虞》1之节,妙尽矍圃2之仪。威棱攸叠,甝兕3慑气,才猛所振,勍憝4弭心,足以肃截九区,赫服八宇矣。盛事奇迹,必宜表述,请勒铭射宫,永彰圣艺。”

  表章呈上,元恪哈哈大笑,说道:“此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既然大家欢喜,就由卿意。”遂下诏曰:“此乃弓弧小艺,何足以示后叶,而喉唇近侍苟以为然,亦岂容有异,便可如请。”遂由辅国将军、散骑常侍高聪撰文,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沈馥书丹,于怀城射箭之处勒碑铭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宣武帝御射之碑”。因为碑文中有“定鼎迁中之十载”一句,后人也常叫做“定鼎碑”。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