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通讯员刘崇文)站在经济发展最前沿的街道办事处,该如何作为?中站区许衡街道的做法:转变观念,真抓实干,以工业项目为纽带,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让投资者安心,鼓老百姓腰包,谋求辖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走进许衡街道,只见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具有现代化城市特征的道路绵延向前,一个个建设项目的生产、施工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走访几家企业,尽管投资者们南腔北调,听到的却是同一种声音:我们对企业在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集聚区建设就是许衡街道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一切围绕工业集聚区建设开展工作,谋求多方共赢。”许衡街道党工委书记原红波如是而言。
据统计,许衡街道近年来先后协调征地约8600余亩,拆迁群众1053户,共6358人,达17.15万平方米,直接兑现资金约4.18亿万元;安置群众1279户,共5046人,安置住房1382套;协调修建了中冰线、经二路、纬三路、纬五路、经三路、经四路北段、雪莲路西段、龙山路许衡段8条道路,达26公里;协调开元化工、合晶科技、鑫诚公司、汉莎公司等58家企业的入驻,安排就业2800余人;协调辖区占地迁坟40000余座,未发生一起因征迁导致的上访案件。
数据枯燥,背后有情。许衡街道通过召开各层次的座谈会、张贴标语、板报宣传、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工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让集聚区建设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随着辖区“五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基本建成,晋焦高速从集聚区中部穿过,交通便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许衡街道政策保障形成合力,化学工艺、机械铸造、耐火材料、食品加工等项目在此集聚。然而,如何让引来的企业尽快“生根开花”?许衡街道创新服务方式,对辖区发展潜力良好的企业实行主动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鑫诚公司是许衡街道辖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在四期扩建中,急需征用西冯封村600余亩土地。原红波就挨家挨户走访村里600多户群众,上门宣传政策。有的群众白天在外打工,见不着人,他就等到晚上十一二点,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鑫诚公司总经理张国平说:“许衡街道这样的服务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在这里投资,真值!”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为此,许衡街道按照群众自愿、适当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打破原有村庄区划界限,通过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将9个行政村调整为一个大社区。住在和美小区86岁的赵世彬老人高兴地说:“俺一家5口人,分了12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两套房,却只掏了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