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博爱县职业中专坚持“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专业建设为主题,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能力的新路子。
加大投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活力。为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规模,整合教育资源,使职业学校向着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方向发展,该县重新研究了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将原高级中学整体划归职专,改建成为职专的新校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效益、聚集效益。目前,该县职业中专在校生已经达到3000人以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在校生人数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
特色办学,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该县职专按照“强化长线专业,发展骨干专业,改造过时专业,增设紧缺专业”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办专业,加强专业建设。目前,该县职专开设了现代农艺、畜牧兽医、计算机、旅游、电器、电子商务、美术、数控技术和学前教育9个长线专业。在教师培训方面,该县职专建立和完善了培训工作制度,拨出专项经费支持,资助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在硬件建设方面,该县职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相关扶持资金,添置仪器设备,建立了专业的实验实训室,配备了微机室、电子钢琴房、模拟餐厅、实习超市等实训基地设施。同时,该县职专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和高性能校园网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2012年高考,该县职专高考上线率达100%,居全市职业学校榜首。在全市教育质量奖评估中,该县职专综合积分在县级职校排名第一,并荣获教育质量奖。
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职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该县职专以“突出特色、服务三农”为主体,紧贴经济办职教,围绕“农”字做文章,走农科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道路,积极探索和开展“1+1+1”的办学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和“一年在当地学校学习,一年到联办城市学校学习,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建立了“普教、职教沟通,职前、职后兼顾,教学、生产接轨”的职教运行新机制。2012年5月,由该县政府牵头成立了博爱县校企合作集团,集团由县职专和好友公司、中汇公司、燕京啤酒、德克公司、中原种植合作社、沁园春大酒店等多家企业组成,确定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思路,学校每年为企业培训职工3000余名,并定期组织企业专家到校对教学、实训、技能等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近年来,该县职专毕业生安置率达99%,获中级技能等级证100%。目前,该县职专已为当地培养了1万余名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向对口高校输送了5000余名优秀学生。此外,该县职专还开通了全省第一家“120”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和蔬菜网,及时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咨询服务。截至目前,“120”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共接受群众咨询2.5万人次,义务上门诊断服务8837人次,蔬菜网站点击率达12万次,创造经济效益2600万元。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