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上周三,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楼会议厅里座无虚席,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百家医院管理公益讲坛”在这里开讲。在该院的邀请下,北大、清华特聘教授田一可为该院职工作了一堂精彩的《国学与人生》专题讲座。在讲座中,田一可从一杯水摆放的手法举例,阐述了细枝末节对医患关系改进的重要性。是随意的一摆、是轻轻的一放,还是客气地双手呈送?一个细微的动作,患者对此会有不同的感受。此外,田一可还从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出发,用亲身经历阐明医德医风对患者主观感受的影响,医患之间沟通需要亲切的口吻以及无意间流露出的关爱之心,当患者从医护人员的言语、肢体动作中感受到温暖时,医患关系就会变得和谐、明朗。田一可的精彩演讲,获得了该院职工的热烈掌声。而像这样的讲座,仅仅是该院培训工作的一个片段。
为打造学习型医院,该院大兴学习之风,各类培训活动层出不穷。今年5月底,该院委托河南理工大学举办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根据MBA管理教学大纲选取经典内容进行授课,内容涵盖综合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微观思维能力的培养等30多个专题,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为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该院不仅实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还实行了严格的考勤奖惩制度。通过举办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该院希望能够向中层干部传递管理新理念,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行业发展研判能力、团队建设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现代运营管理的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医院的决策方针,更高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医院的日常运营职能,使医院的宗旨、使命、信念、价值观和文化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
其实,联合河南理工大学举办培训活动并不是首次。去年7月,该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了英语培训班,为该院首批20名青年骨干医生进行英语培训。去年年初,该院妇瘤科主任王虹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公派到德国交流学习。在我市卫生系统,仅有她一人。除了专业知识外,医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公派出国培训选拔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打造一批全球化、复合型的医务人才队伍,该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对骨干医生进行大规模培训,让他们都能具备国际视野,为该院今后与国际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院对护士队伍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今年,该院护理部把今年定为“创新护理服务,提升内涵质量”年,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青年护士三查七对知识点考试”“护理电子病历大赛”“安全转运实训赛”等,通过以赛代训,达到了贴近患者、贴近社会、贴近临床的“三贴近”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医院是高技术、高风险、知识型人才密集的单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培养有方、使用得当、引进适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该院院长李富梅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就在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还获悉,该院信息化系统即将投入使用,一场针对信息化系统的培训也将在该院拉开帷幕。我们相信,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下,该院距离实现省内一流三级甲等医院这一梦想将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