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练摊,仅有“体验”还不够,更新执法理念,改革管理模式,采取灵活的方式搞好管理和服务更重要。
武汉城管执法队员白天执法、晚上练摊的事,眼下正在网上引发热议。武汉市城管委召开新闻通气会称,练摊队员不是为自己“赚钱”,而是按照城管局安排进行“体验活动”,摆摊收入拟用于公益事业。撇开网友质疑,如果城管队员确实是为了“体验”生活,自然理所应当,但仅有“体验”还不够。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肯定会产生矛盾。为缓解这种“对立”甚至“对峙”状况,城管部门想了很多应对招术,有硬的也有软的。但矛盾依然不断,并且愈演愈烈。有人说,双方应通过换位思考增加理解:一方出于生活所迫,一方为了本职工作,大家都不容易。但相互理解后又该如何?摊贩理解城管,就会听话,老老实实在划定的地方经营;城管理解摊贩,就会同情心大增,该管的地方也不管?不可能!因为在规定的地方经营,可能没生意或生意不好做;该管的不管就是失职,就会挨领导的批评甚至处分。因此,城管部门在通过“体验活动”了解了摊贩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之后,更应在现有的执法依据、有关规定下,在不影响大局、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为小商贩的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即使小商贩有违规行为,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要动辄采取强制手段。当然,广大小摊贩也要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不要只顾自己的生意,而影响了社会的交通,妨碍了百姓的生活。
同时,城管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执法依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完善。现在摆摊者越来越多,而且成分复杂,有职业摆摊者、在校大学生、白领上班族、自主创业者、聋哑残疾人……他们的出摊时间、地点、方式各不相同,如果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肯定不行。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更新执法理念,改革管理模式,采取灵活的方式搞好管理和服务。
“卧底摆摊”队员所在城管局局长说,通过城管执法队员与小商贩们的“零距离”接触,将通过记录和感悟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城市管理。
若如此,城管队员练摊就算没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