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传胜)看到自己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有着10余年乙肝病史的孔先生以为自己所患的乙肝已经痊愈,便自行停药,结果造成肝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为此,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主任张海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孔先生的悲剧就是因擅自停药所造成的,这也给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敲响了警钟。
“孔先生今年56岁,10余年前被确诊患上了乙肝,4年前他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2年前又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一直很稳定。”张海说,“2个月前,孔先生擅自停药,1个月后出现了纳差、乏力、尿黄等症状,半个月前病情恶化,随后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最终造成不幸。”
张海说,慢性乙肝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口服抗病毒药物都是通过长期抑制病毒复制而减少疾病进展,但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核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模板(cccDNA),因此停药后病毒可能再次复制导致乙肝复发。
据了解,乙肝病毒一天的复制量大概是在10的12次方到13次方。这样的速度,足以让一个正在康复中的病人病情突然恶化。“很多病人确实有完全停药的机会,但因为他们没有坚持到最后,结果往往功亏一篑,乙肝一旦复发,会比之前的治疗棘手好几倍。”张海说。
张海表示,对于那些感觉自身病情得到控制,想要停药的乙肝患者,应该先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果肝功能和HBV-DNA 都恢复了正常,并且没有不良症状,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时机以及详细了解该怎么停药。合适的时机以及合理的停药方式,才能更加有效保证乙肝患者停药后病情不复发。不过,停药后定期检查很有必要,用于检查病情的变化。对于达不到停药指标的乙肝患者,要继续科学用药,直至达到停药标准后再在专家的指导下停药,千万不要擅自停药,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