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激情点燃梦想 用文化引领未来
历经磨难的傲雪红梅
多措并举做好安全工作
图片新闻
为学生系牢暑期“安全带”
孟州市教育局量身定做暑期安全“护身符”
图片新闻
开展“情系学子,走访万家”活动
校园短波
出重拳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经磨难的傲雪红梅
——记马村区实验学校教师毋趁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说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而毋趁心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因为她柔弱的双肩担负着事业和家庭两个重担。

  毋趁心是马村区实验学校一名语文教师,在20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兢兢业业、勇于创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曾多次执教市级、省级、国家级优质课,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焦作市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些荣誉对于她来说确实来之不易。

  2005年3月,丈夫患有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书,让毋趁心的幸福家庭瞬间蒙上了阴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像天文数字一样的医药费,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丈夫,刚满30岁的她一下子懵了。

  难道这就是生活?静静的夜里,毋趁心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孰轻孰重?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他病了,但是这个家绝对不能垮。年幼的儿子刚上学前班,她得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家长们舍近求远,慕名而来,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工作不能懈怠,学生耽误不得。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多难啊!

  想想今后的漫漫长路,毋趁心忍不住泪水扑簌簌地落下来。想到丈夫需要她照顾,儿子需要她抚养,学生需要她教育,她毅然决然地重新振作了起来。

  从此,她把所有的苦都咽进肚里,见人是笑,背地是泪;她把所有的累都扛在肩上,当成人生的磨炼、生活的考验。在学校,她常常是微笑着面对学生,讲课依然神采飞扬,辅导依然耐心细致。当走出校门,坐上公交车后,她却任眼泪飞流;到了病房,她强忍心痛,转脸又给丈夫一个甜甜的微笑,端汤喂药,捶背揉肩,洗脚擦身,任劳任怨。夜深了,万家灯火都已熄灭,她却不能入眠,一边看着丈夫输液,一边批改作业。回到家,她又要照顾年幼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挤出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

  学校、医院和家,毋趁心在三点一线上穿梭、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毋趁心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她所教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里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所教的班级在她的带领下,乐观向上,充满了凝聚力、向心力。她为每个孩子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在学校举行的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各项活动中,她的学生捧回了一张张奖状;她带的班学生集体展演的大型经典诵读《道德经》,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去年10月份,全市举办的唐诗诵读比赛,她和班里的五名学生一起代表马村区参赛,又获得了全市第一名。

  八年来,毋趁心陪丈夫走过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八年来,她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了四届毕业班,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她像一枝凌霜傲雪的梅花,以坚强乐观的笑容面对生活,追逐着教育的梦,编织着奉献的诗,谱写着奋进的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