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生态建设是最长远的民生战略,也是最平均的大众福利,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家园、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肩负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使命,全市林业系统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为我市的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本报记者 张 鹏
“2012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今年,市委、市政府又把生态建设作为‘十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号工程,全市林业系统将以市委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为中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全力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宜居美丽焦作,为我市的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日前,市林业局局长朱玉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朱玉正说,全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生态网络布局,以“七个坚持”为原则,即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领、整合资源、责任分工、狠抓精品、政策扶持、严格考核,严格按照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要求,务实求效,拉高标杆,力争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7%,活立木蓄积量达498.3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对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朱玉正介绍说,一要抓好创森任务分解。要完善《焦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对照国家创森标准,找出各项指标差距。要针对存在问题,制订详细的三年行动计划,把各项达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县市区、各系统、具体工程项目,并指导各地各系统编制各自的创森详规,真正形成全市一盘棋、全民抓生态的良好局面。要创新创建模式,采取集团式、立体交叉式等,将各阶段创建目标细化到县、乡、村和各系统,明确争创任务(如绿化模范县、生态乡镇村和园林式单位等),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清楚明白。
二要研究出台推进机制。要研究制定创森扶持政策,尽快出台生态建设用地占地补偿办法,切实解决好生态与民生的关系。要根据属地管理原则,针对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研究制定相关管护制度,推进林地流转,明细林木产权,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要按照“成规模、显景观、创亮点、出品牌”的要求,研究制定项目资金整合办法,集中财力,打造精品,如整合林业、水利、国土、环保、交通、电力、城建、旅游等部门资金,全力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城市。
三要突出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快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生物能源林、低质低效和灌木林改造、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不断完善北部山区生态体系。要采取统一规划、属地实施、财政奖补等措施,突出对境内所有高速公路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对林邓线、焦克路、新洛路等主要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打造组团景观和绿色长廊。要重点围绕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西部万亩森林生态园和四城区环城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形成功能完备的环城防护林和城郊森林体系。
四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要加强林地和林木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森林资源安全。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确保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9%。以下。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最大限度地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
五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要在继续扶持好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同时,以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等方式,带动全市林产工业快速发展。要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原料林、名新特优经济林、竹制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要通过完善焦作、修武、博爱等森林公园和沁阳白松岭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森林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