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开展我市第一例开颅手术。
★在我市最早开展脑细胞脑内移植治疗植物生存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
★在我市最早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在我市最早开展经口-鼻-蝶手术切除脑垂体腺瘤。
★在我市最早开展顽固性癫痫的系列手术治疗和原发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半月结甘油封闭术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
★在我市最早开展后颅窝扩大重建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
……
在焦煤中央医院神经外科,像这样的全市第一还有很多。该科医护人员艺高人胆大,在大脑里做精细的手术,不断挑战一台台难度极高的手术,解决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倾力打造全市脑外“第一刀”。
“头上”功夫了得
脑,人体的“司令部”,最大的神经中枢,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分布其间。因为神经错综复杂,功能区交错重叠,脑部手术一贯被业界视为“难度很大”“风险极高”。因而,开颅手术被称作“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景龙和他的团队,凭着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无数次涉足生命禁区,挽救了我市众多脑部急、危、重患者的生命,靠的就是“头上”功夫。
82岁高龄的李大爷头痛伴双眼视力下降已经有数年了,经核磁检查发现,原来是颅内鞍区部位长着一个脑膜瘤压迫所致。在省城一家大医院,那里的专家考虑到其年龄大、风险高等因素,不愿冒风险为其进行手术。
今年年初,李大爷打听到焦煤中央医院神经外科“头上”功夫非常了得,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行程数百里,从林州市赶来求诊。在该科,通过检查发现,李大爷的左眼已经失明,右眼仅有光感。CT、核磁等检查结果显示,李大爷系鞍结节巨大脑膜瘤,瘤体大如鸭蛋。
据了解,鞍结节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鞍区结构复杂,紧邻垂体和下丘脑等重要功能区,故而对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全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
“患者年龄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致命的并发症。”在术前讨论中,该科医生对此尤为担心。不过,张景龙已独立成功完成多例此类手术,在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于是,他觉得能够拿下这台手术。接着,李大爷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李大爷视力明显好转,也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该科医护人员高超的医术及细心的护理让其与家人十分感动。为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李大爷和家属专程给神经外科送来一面绣着“仁心仁术,医者典范”的锦旗。
像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该科不止一例。
在人脑中“拆弹”
50岁的王女士家住中站区店后村,前段时间她经常感到头晕、恶心,并且耳朵还时不时嗡嗡作响。起初,她还以为是睡眠不足引起的,就没有引起重视。今年4月9日6时,王女士突发爆炸样头痛,并伴有呕吐。家人连忙把王女士送到焦煤中央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多发动脉瘤(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瘤)。当时,动脉瘤已破裂,且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据了解,脑动脉瘤是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变薄而形成的局部异常膨出,像一个气球长在动脉壁上,壁极薄,极易破裂,因此人们把脑动脉瘤形容为随时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统计结果表明,60%的病人在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就会死亡,如果不处理动脉瘤会出现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在90%以上,如果出现第三次破裂,那死亡率几乎是100%。
病情就是命令。随即,王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张景龙和他的团队为王女士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王女士所患脑多发动脉瘤(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前交通动脉瘤(手术体位时,动脉瘤瘤顶朝向下方)可不是一般的动脉瘤,世界动脉瘤手术大师——Yasajil认为,此型动脉瘤是前交通动脉瘤中手术难度最大的动脉瘤。”张景龙说。
尽管手术难度很大,但是张景龙并没有放弃,凭着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景龙和他的团队用了4个多小时,最终圆满完成该手术,将埋藏在王女士脑中的“炸弹”成功地拆掉了。这一次,张景龙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项手术新纪录。因为,开展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在我市尚未有报道。
而像这样高难度的动脉瘤手术,在该科并非个例。
家住解放区闫河村的韩女士,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送进该科诊治。张景龙随即为其进行头颅CTA检查。30分钟后头颅CTA检查结果显示:大脑前动脉A3段多发动脉瘤(大脑前动脉远端变异—A2单干,额极动脉与双侧胼缘动脉从A2上同一平面发出,从而构成从上述3根血管夹角内产生2个动脉瘤)。这样的动脉瘤及血管变异在既往的报道和书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不能放弃。张景龙决定第二天为韩女士进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当天晚上,张景龙详细查看了患者的头颅CT、CTA片,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手术方式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作了充分的思考,作好了处理术中所有问题的准备。第二天,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通力配合下,历时近4个小时,动脉瘤最终被成功夹闭。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韩女士无任何后遗症痊愈出院。
除了处理难度大、病情复杂的脑动脉瘤患者外,该科还有一显著特点,就是治疗费用低。博爱县许良镇唐庄村女孩刘慧就深有体会,她的母亲吕千金在焦作某医院被确诊为“左侧后交通大型动脉瘤破裂并蛛网膜大量出血”,生命垂危。该院医生告诉她要想治好她母亲的病,介入栓塞是唯一治疗方案,而介入栓塞费用高达20万元,当时小刘就吓蒙了,父亲过早离世,刚刚大学毕业的弟弟尚未工作,如今母亲又患上这么严重的病,一家人几近崩溃……
他们不死心,在焦作四处打听,后来听熟人说焦煤中央医院神经外科可以医治母亲的病,一家人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张景龙,张景龙仔细阅读患者的CT和CTA片子后告诉他们,手术可以做,顺利的话总住院费用5万元左右即可。姐弟俩半信半疑,抱着一丝希望把母亲转到了焦煤中央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第二天,张景龙亲自主刀手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手术非常成功,而且折磨母亲多年的“左眼睑下垂”疾患术后也完全恢复,出院时结算费用只有4万多元,一家人惊喜万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8年起至今,该科已完成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100余例,均获成功。
“没有想到,地市级医院能做这么精细的手术!”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专家看到该科的专题发言后,由衷地发出赞叹。
“神刀”下的奇迹
家住山阳区墙南村的赵大爷年近70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就在他退休后安享晚年之时,疾病也不期而至,他患上了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众所周知,三叉神经痛是医学界公认的神经系统中最痛苦、最顽固、治疗最困难的一种疾病,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痛”,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发病时,患者通常抱头蜷缩在地,或用头撞墙,痛不欲生。赵大爷患上此病后这些年,其先后采用吃药等多种方法治疗,但是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只能暂时性控制疼痛。后来,他打听到,焦煤中央医院神经外科可以手术根治三叉神经痛。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他来到了该科就诊。张景龙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最终诊断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在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后,张景龙在同事的配合下,为其施行“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和左侧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根和部分迷走神经根切断术”。
术后,赵大爷身体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颌面部、咽部疼痛均消失了;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发生,就连原有的高血压,也在术后恢复至了正常范围。一次手术就治愈“一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同时伴发同侧舌咽神经痛”,这项手术在我市还尚属首例。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我市,该科是最早开展顽固性癫痫的系列手术治疗和原发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半月结甘油封闭术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目前例数和疗效在我市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创造更多的医学奇迹,打造一把威名远播的“神刀”,该科如今又采用先进的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显微镜下脑部手术,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张景龙的带领下,该科无任何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及诊治不满意的投诉。对涉及神经外科的工伤,抢救成功率达到100%。我们相信,神经外科这把“神刀”,今后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