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建成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达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标准。
连云港市这样解读创新:缺少大院大所,这既是先天不足,也是丢掉幻想、轻装上阵的后发优势,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征途中,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都说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但创新大戏,谁唱主角?作为二线城市,烟台市科研院所少、高等院校少。烟台市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积极创造、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从而在全市形成“蚂蚁群兵”式的创新型企业群。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对烟台的创新如此点评:烟台打造创新主体的取向,是在不断增强城市的创新带动力和自身竞争力;从企业到行业再到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从点到线、面,说明烟台的创新空间在不断增大,并能在统筹城乡、统筹陆海中创新。
对人才引进的重视是各地共同的做法。连云港市出台“300引才计划”。青岛市实施了“青岛英才211计划”“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为支持孵化器建设专门出台“孵化器十条”,并拨出8000万元人才专项费用。大连市科技局负责人在谈到创新时坦言:“考虑研发项目时,更关注的是项目背后的人才问题。”哈尔滨市“科技16条”对人才引进重点倾斜,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中介机构并出台“三个100工程”,即人才引进后支持启动资金100万元,提供住房100平方米,提供孵化器建设100万元。唐山市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加大对高层次急需人才、京津人才智力和国际化人才智力的引进力度。
人才、技术、金融、政策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经纬交织铺满大地,城市创新的血脉理所当然通顺强劲。
在我市创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征途上,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是最重要的支撑。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创新的机制,推动各项改革和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记者感言 特色是城市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托。所考察的七个城市的创新莫不如此。
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我们创新的着力点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深思的问题。
应该说,我们的创新,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自我,找准定位,制定目标,走出具有焦作特色的创新路径。
有梦想才有追求,敢探索才有突破。创新焦作,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