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今日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解放思想 永无止境
改革创新 永无止境
招商引资 永无止境
转型发展 永无止境
走出去 开启转型新思维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定于7月29日召开
图片新闻
依托资源优势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袁少普:爱心润出满园春
毛文明主持召开市政府
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少普:爱心润出满园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通讯员 司小香

2013年6月5日晚10点30分 ,沁阳一中静谧的校园里,高三班主任袁少普在看着学生一个个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之后,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而像这样的夜晚,袁少普已经不记得有过多少个了。

  2008年7月,带着对教育的赤诚和热爱,年仅22岁的袁少普走进了沁阳一中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如今,一晃5年过去了,他一如当初那样率真热情,更多了份成熟和坚定。

  “教师不仅仅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是一个心细如发的观察者,一个润物无声的心理专家,一个幽默有趣、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甚至是一个宽严相济的父亲和一个慈祥关爱的母亲……”这是袁少普摘抄在工作日志上的一段话。而实际工作中,他正是以此为标准,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关爱学生,努力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唤醒孩子的心灵。学生宋丹峰是个孤儿,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为了帮助宋丹峰,袁少普每天放学后特意和他一起去吃饭,一起谈天说地。宋丹峰生活有困难,袁少普发动同学们为他捐款,自己带头捐了200元。渐渐的,宋丹峰的心灵之门打开了,不再把自我封闭起来。于是袁少普又让他当上了班里的卫生委员,这让宋丹峰更加找到了自信。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班级的卫生积分连续两个月都是全校第一。

  在教学实践中,袁少普是个勇于创新的人。他认为,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在他的课堂上,在讲台上拿着粉笔不停画图解题、口若悬河讲课的,不是自己,而是班里的学生。此时的他正坐在教室中间,面带微笑,平静地注视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学生们会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袁少普却并不急于打断,而是让他们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中,问题迎刃而解了,这时候,袁少普才会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鼓掌!”

  这种别具一格的课堂,就是袁少普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的“生本教育”: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张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成了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个性得以张扬,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个几乎从不亲自讲课的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

  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短短5年间,他先后获得“沁阳市优秀教师”、“沁阳市优秀班主任”、“沁阳市十佳班主任”、“焦作市教育质量奖”、“省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教育部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是袁少普,一个有爱心、有能力、有热情、有决心的85后年轻教师的真实写照。他怀揣一腔热忱,一份真心,一片爱心,在他所热爱的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青年教师的光辉形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