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7月13日是入伏的第一天,焦作市第三届“冬病夏治”节也在市中医院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治疗。
入伏首日 千人贴敷
7月13日7时许,家住温县的周先生和妻子已经在市中医院国医堂门前排队等待贴敷了。“去年我在这里贴敷,效果还不错,今年带媳妇一块来冬病夏治。”周先生说,“我是6月底打电话预约的,没想到一大早从温县赶过来,前面已经排了这么多人。”
据周先生介绍,他患上肺气肿已有很多年了,每到秋季、冬季是最难熬的,总感觉憋气不舒服,去年夏天在市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后,当年冬天就有一定的效果,憋气的症状也减轻了不少,今年是第二次治疗。“我媳妇患有气管炎,听医生说这个病也能冬病夏治,就带她来试试。”周先生说。
据了解,今年该院呼吸科、针灸科、儿科、心病科和疼痛康复科都开展了冬病夏治,由于准备充分,现场秩序井然,排号、登记、贴敷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入伏首日共为1000余人进行了贴敷治疗。
专业贴敷 患者放心
7月13日8时许,记者在市中医院国医堂门前看到,几张桌子一字排开,成为临时的导诊台,患者在这里领过号后去诊区候诊。
在候诊区,一位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正在等待贴敷。“我患哮喘好几年了,原来每年冬天都要发作好几次,自从来市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后,这两年发作的次数少多了。”这名患者说。随后,记者在诊室内看到,医生为该患者进行贴敷前,先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又认真地为其把脉、听诊。“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一样,贴敷时使用的药物和选择的穴位也不一样。”
医生调好药方后,拿起干毛巾擦去所选穴位处的汗液,然后将药物固定贴敷在穴位上。“回去认真观察,一旦出现严重的水疱、红肿现象,要及时来医院就诊。”这位医生对患者交代。记者从市中医院儿科、针灸科和疼痛康复科了解到,医生在为患者贴敷时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诊断及选穴过程。“不同的病贴敷的穴位不一样,医生的手法也非常专业,这让我们患者很放心。”在针灸科进行贴敷的一名患者说。
据市中医院相关专家介绍,在贴敷过程中,不少患者会出现发红、起水疱的现象,这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时间长短有关。局部起水疱是正常反应,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必太长,以便观察皮肤对药物的反应,尽量不要让皮肤出现水疱,以免影响后续治疗。
冬病夏治 避免误区
“我今天贴敷后,平时服用的药能不能停?”7月13日,不少到现场贴敷的患者向专家咨询这个问题。据市中医院呼吸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冬病夏治是利用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时间差,为该病的发生、发展起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的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日常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天是人体肺、脾、肾3个脏器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可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夏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到并非所有人、所有病都适合冬病夏治,要讲究对症治疗;其次,冬病夏治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见效很慢,不能因为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稍微见效就停止治疗。”在现场为患者贴敷的专家介绍。
据了解,今年的冬病夏治包含伏前加强、初伏、中伏两贴、末伏和伏后加强共6贴,不同的人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病症及身体条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贴敷3~6次,每贴间隔10天便可。“冬病夏治不必拘泥于入伏首日,只要天气晴好,随时可进行治疗,不会影响治疗效果,但贴敷后的治疗、维护也很重要,不要贪凉,同时应避免吹空调或吃冷饮等。”市中医院呼吸科负责人谢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