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今年30岁的王琴(化名)是一位钢琴教师,自从4年前生了宝宝以后,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医生诊断我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表现最明显,关节不灵活,有时还会出现关节僵硬、肿痛、乏力等症状。”王琴无奈地说,“4年来,我曾多次住院治疗,已经产生了闻‘医’生畏的感觉。”
让她没想到的是,3个月前,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史国梅在为她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治疗方法非常简单、安全、方便,治疗效果很好。”王琴说。史国梅根据她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为她开了专门的口服药方和熏洗药方,每天熏洗1个小时。半个月后,她手指关节僵硬、乏力、发冷的症状基本消失,手指也非常舒服、灵活。据史国梅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症状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晨僵等,属中医痹症范畴。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
中医外治法指一切口服药物以外的施于体表或从体外施治的疗法,是相对于内治法而得名。在治疗时将中草药制剂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通过局部皮肤或经络系统的吸收渗透,收到局部治疗和全身调节的药理效应,具有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安全稳妥的特点。去年8月份,史国梅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其先进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管理经验,并对中医外治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医外治法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国梅说。进修回来后,她在科室开展了中药熏洗、中药敷贴、针灸等多种外治法,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治法对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史国梅说。据悉,恶性肿瘤患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会在病程晚期或某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中医认为,癌症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多为毒邪内蕴、邪热阻滞、血结痰凝所致。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散结为主。目前,该科可根据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和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中药外治法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痛苦。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使中医外治法取得更好的疗效,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借助了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将配好的中药装入专用袋子,经过浸泡、蒸等步骤处理后,可放在患者指定的穴位上,利用仪器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作用于人体,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一名正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护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