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红星、山磊 实习生侯霄阳)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十大文化旅游园区集中观摩点评活动暨全市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修武县云台山、圆融寺两大文化旅游园区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这不仅是全市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的亮点,也是该县彰显旅游优势,力推文化旅游融合在巩固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力推进。该县整合力量,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旅游和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建立专门工作台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用地、规划审批、证件办理等进行超常规运作。该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园区现场办公,对于重大旅游项目还成立专门的指挥部,由一名县领导负责,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本台账、一套机制。各部门都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为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云台天阶大酒店开业在即,该县针对其开业前存在的问题,组织各部门展开集中服务,确保其按计划顺利试运营。
规划先行。该县着眼于高标准,聘请北京中科景元、北京麟德等知名机构的权威专家,对园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确保布局科学合理、发展更具前瞻性。目前,《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总体规划》《旅游服务区修建性详规和家庭宾馆建设规划》《青云休闲养生谷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或通过评审。
项目攻坚。为了推动文化旅游园区集聚发展,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大打项目攻坚战,借助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把文化旅游园区作为“招牌菜”来推介,吸引更多客商投资旅游开发,实现用资本撬动旅游由门票经济变产业经济、由自然观光游变休闲度假游的转型提升。嗅觉灵敏的商业巨头云集云台山,京能天阶云台山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云台天阶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打造以高端休闲娱乐为核心的“不夜城”;锦绣云台、穆家寨等民间资本不断注入,建设极具民俗风情的休闲养生度假区。目前,修武浓厚的旅游开发气候已形成,全县共有文化旅游园区项目27个,总投资74.4亿元,其中已竣工项目6个、在建项目15个、前期项目6个。
创优环境。该县大力整治家庭宾馆、道路沿线和市场经营秩序等旅游环境,连续3年开展“创优环境,提升服务”活动,目前初步实现了环境美、秩序好、服务优、管理严的格局。云台山景区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制定旅游“国字号”标准,景区交通管理规范、地质公园遗迹保护规范2项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今年有望批准发布;其他标准经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审,准备上报国家标准委。同时,云台山景区自身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定和云台山景区上市都在按照相关程序加紧运作。
从单纯叫卖山水,转变为叫卖生态、文化、养生,修武县巧打特色牌,旅游产品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转变政府唱“独角戏”,打市场攻坚战,实施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向市场找项目、引项目,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作为园区两大主力军的云台山和圆融寺大力实施文化创意工程,在深入发掘佛教、竹林七贤、当阳峪陶瓷和古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保健养生等旅游新业态的开发,让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放射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