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太极服、唐装、旗袍,样式新颖、干净利落。在解放区和平街百瑞商业街一个33平方米的服装定制店里,王瑶正忙得不亦乐乎。几个来定制服装的老顾客都说王瑶不简单:“这么年轻就当起了老板,把小小服装店办得这么红火,到底是大学生,这创业的路子走得不错!”
听到老顾客夸赞,王瑶这个25岁的小姑娘有点不好意思,直摆手说:“不行,不行,我走出校门才2年,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之下,今年找工作的路似乎不太平坦。让我们不妨来听听王瑶这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女大学生是怎么当起服装店老板的。
儿时的梦想在大学毕业后绽放
“我从小就喜欢服装,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喜欢把家里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比较,对它们进行修改。”王瑶笑着说。
王瑶对服装的兴趣源于家庭熏陶。王瑶的妈妈早年从事服装手工制作,使她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布料和各式各样的服装图片,她对服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憧憬着长大后能够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2008年9月,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的王瑶如愿考取了江西服装学院开始学习专业课程,逐步对服装设计行业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大学期间,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服装制作的相关专业知识,我还在校外参加了工艺制版的专业课,对服装的制版与款式设定有了专业化的学习。”王瑶说。
2010年下半年进入实习阶段,满怀激情的王瑶提前感受到了就业的困惑:服装行业的前景虽好,但就业面很窄,内地城市服装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想就业必须到沿海城市。为接触前沿的设计理念,她选择先到我国服装加工基地的福建省石狮市一家服装公司实习,把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积累了从事服装行业的宝贵经验。
2011年8月,在福建实习结束后,王瑶毅然决定回焦作创业。“我从小在焦作长大,有着很深的感情,就想毕业后回到焦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力量给家乡带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王瑶深情地说。
返乡后,王瑶对焦作服装行业做了市场调查,敏锐地了解到太极拳的发展前景和本地太极服市场的潜在需求,她开始思考将唐装、旗袍服装的精加工手艺引入到太极服的设计中。
2012年1月,王瑶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店,开始太极服的批量制作。进入太极服市场后的她发现,现有的款式比较单一,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我决定对太极服的绣花图案进行改革,不仅绣龙绣凤,还增加了一系列花型图案,穿上后不仅透着精、气、神,看上去还要更美!”王瑶眼中透着坚信。
小额贷款传递创业正能量
服装店开办后不久,便遇到了困难。由于绣花业务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小店资金周转紧张,难以为继。就在她心灰意冷、进退两难的时候,听说我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扶持优惠政策,当天就到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心提交了申请,并有幸参加了免费提供的“创业培训班”。
在7天的创业培训班上她结识了很多和她一样走在创业路上的人,培训老师讲解了大学生创业如何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营销、管理等创业技巧,帮她丰富了创业知识,提高了应对创业风险的能力,更找到了自信。培训结束,她顺利获得6万元贷款,筹齐资金购置了第二台电脑绣花机,解了服装店的燃眉之急。
现在想来,那一次贷款对于大企业来说也许算不了啥,但对于一名刚踏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点燃的是创业激情,延续的是创业梦想。
关键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现在王瑶的店里增添了5个人手,她再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如今,王瑶知道自己还有更远的路要走:“焦作是太极拳发源地,对太极服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发展的重点是批量定制太极服,而且要发挥我学服装设计的优势,定制个性化的太极服饰。同时,单位集体定制服装一般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我的目标是注册公司,将来参与大单位服装采购的招标,开拓服装店的业务渠道。” 王瑶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经过一两年的商场实战,对于大学生创业,王瑶有着这样的建议:如果想要创业,必须在学校里就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技能培训,寻找创业门路要从小着手,创业初期要做好市场调查,提前预估创业期间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考虑好解决方案,不然做生意会吃亏。
“还有,一定要自信,路是人走的!”王瑶大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