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她,看似柔弱,肩上却扛着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重担;她,经过多年的努力,让中医在现代抗癌事业中焕发光彩。她,就是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史国梅。前不久,她通过了我市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的复评。
记者采访史国梅时,来自山西省晋城市的成先生来找她为父亲开药。据成先生介绍,他的父亲今年患上了食管癌,到该市一家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父亲的食管癌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正当他们深感绝望之时,一个熟人让他们到焦作市中医院找史国梅医治。于是,成先生便抱着半信半疑的心理带着父亲看病时所拍的片子找到了史国梅。史国梅结合程先生父亲的片子以及成先生的介绍,开了一个药方。成先生的父亲吃了几天后,竟然可以吃下了饭。随后,成先生带着父亲来到了该院,让史国梅为父亲进行了仔细诊断和治疗。而这一次,已是成先生第三次为父亲拿药了。“史主任的医术真高,父亲吃了她开的中药后身体已经好多了。”成先生感激地说。
据了解,在史国梅接诊的患者中,有不少人来自山西晋城。除此之外,安阳、商丘、新乡、山西长治等地的患者也都是冲着史国梅到市中医院看病治疗的。
在史国梅看来,自己之所以在患者中有这么好的口碑,是因为她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西医分析得好、还原得好,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相比之下,中医对系统把握得更好。”史国梅说,“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毒。减轻患者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保护脏器功能;二是增效。与放疗、手术、化疗等手段联合应用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三是扶正。补气、养血、补肝肾等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功能;四是抗癌。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癌作用,比如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中。”
在诊治肿瘤患者的过程中,史国梅既用西医辨病,又用中医辨证,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比单一看西医或单一看中医效果都要好。
3年前,她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患食管癌的孙大爷进行医治。令人惊叹的是,两个月后,孙大爷来该院作消化道造影检查时,病灶已不见了踪影。如今,孙大爷能吃能喝,身体十分健康。16年前,史国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患有肺癌的李老太进行医治。如今,李老太已经80多岁了,身体状况非常好。
在史国梅的精心治疗下,有以上疗效的病例不在少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肿瘤,让史国梅在抗癌事业中游刃有余。
此外,为了减轻食管癌患者的痛苦,史国梅在临床实践中先后发明了噎膈饮1、2、3号以及健脾和胃饮药方,解决了食管癌患者的饮食难题,让患者更有信心地接受治疗,抗击癌魔。
鉴于她在中医事业上取得的诸多成就,2008年,史国梅被评为我市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其医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面对这个耀眼的荣誉,史国梅却十分清醒: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中,她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