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一次性通过评审创奇迹
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推介本报“市民观察团”活动做法
有实有虚
全省政府性债务审计进点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全力创建标准化旅游购物场所
开展组工干部作风整顿活动
农技“飞信”惠农家
36名军嫂受表彰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不能在热点事件中失语
□ 姜 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如果领导干部在热点事件中失语,将导致舆论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就可能被负面信息“绑架”,从而影响公众的预期和信心。保持沉默无法应对舆论喧哗,试图“悄悄”处理到头来可能弄巧成拙。

  

  回应公众疑虑,化解社会矛盾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然而,总有一些领导干部在舆论关注、众说纷纭的热点事件面前怕出头、不担当,任凭舆论鼎沸,甚至谣言扩散、矛盾激化也三缄其口。如此藏头缩尾,不仅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更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伤及经济社会发展。

  回避退缩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迎难而上才能有所作为。近期在引发舆论关注的“上访妈妈”唐慧案、湖南临武“瓜农死亡案”等热点事件中,尽管相关工作始终在进行,但舆论之所以持续发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领导不露面,该表态的不及时表态,该说明的不及时说明,媒体得不到权威信息,群众对政府工作不知情、不相信。还有南方“毒大米”等热点问题,相关部门说明不及时、不主动,使问题由一个点扩大成面,使政府工作陷于被动。

  舆论既反映民意又影响民意。舆论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就可能被负面信息“绑架”,从而影响公众的预期和信心。遗憾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至今没有认识到舆论影响的重要性,总觉得媒体“炒作”一阵就会过去。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视媒体监督为存心找茬,怕言语不当惹祸上身。殊不知,越是热点事件,公众越希望通过权威渠道获悉政府将怎么办。这时候,如果领导干部装聋作哑,必然给公众造成“暗箱操作”的印象,迫使媒体从外围获取缺乏权威性的信息,导致事件复杂化,增加政府工作的难度,延缓解决问题的时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当领导干部,就不能怕麻烦、怕担责,而应直面问题和矛盾,越是公众关注的事件,越要敢抓敢管、积极作为。在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的今天,保持沉默无法应对舆论喧哗,试图“悄悄”处理到头来可能弄巧成拙。这就需要地方领导干部平时多做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工作范围的基本情况,科学预判重要事态的发展趋势。唯有这样,遇事时才能胸有成竹,关键时刻敢说话,敢于靠前开展工作,避免缺位、失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