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和晋城市以及我省的安阳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在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以“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为理念,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不断增强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做大做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四地市可供借鉴的做法
(一)邯郸市推行“旅游惠民一卡通”。邯郸市注重挖掘本市旅游市场的潜力,在持续开展“我游我家——邯郸人游邯郸”系列活动基础上,为更好地激发广大市民“游邯郸,知邯郸,爱邯郸”的热情,由邯郸市旅游局牵头,16家重点景区配合,推出价格为88元的“邯郸旅游惠民一卡通”,做到“一卡拿在手、邯郸尽情游”。主要发行对象是全市的常住居民、在邯郸大中专学生和在本市长期居住或工作2年以上的外地人员,较好地解决了当前“景区吃不饱、市民游不起”的问题。同时,“一卡通”的运营将为该市景区建设搭建融资平台。以每年发行100万张为例,可为“一卡通”定点景区提供建设和发展资金8000余万元,如用这8000余万元作质押,按照目前银行1∶3的放贷比例计算,可获得近2.5亿元的建设资金,“一卡通”发行3年,就可获得近8亿元的贷款,为该市重点景区的后续建设、扩大发展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二)安阳市强化“推”和“引”工作理念和方法。一是积极打造旅游联盟机制。大力推进三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十一市(石家庄市、保定市、邢台市、邯郸市、长治市、晋城市、安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新乡市)红色旅游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和交通优势,联合打造中原旅游核心区,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与山东省曲阜市签订“周孔联姻”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协议,并组成联盟,以景区互动、推介互动、文化互动、旅行商互动等为载体,在两地13个景区间开展互游活动。二是实施“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战略。从2007年开始,组织了“红旗渠精神校园行”活动,截至目前,已走上全国12个省市和地区的155所院校的讲台,为10万余名师生献上了丰盛的精神大餐。红旗渠因此能够每年在暑期迎来10万人次的修学游(由学校或者学生组织的有计划的出游修学旅游活动)大军。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校园行和其他推介活动,来红旗渠考察、学习、旅游的人员达600万人次,已占到安阳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的30%。三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四座桥”和“三路同驱”的旅游工作理念和工作方针。“四座桥”,即为旅行社架好市场桥,保证客源招徕和客源输送渠道的畅通;为旅行社和景区及宾馆饭店之间架好客源桥,实现市场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为景区、宾馆饭店和旅游交通等部门架好服务桥,把服务作为软性商品积极推广,力求物美价廉;为游客架好法律桥,切实维护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三路同驱”,即充分挖掘利用地接和组团的引领带动作用,在组团的基础上重视地接,在地接的基础上重视组团,注重地接旅行社和组团旅行社身份的转换,加强市场互动和客源互动,不断扩大和丰富客源市场。
(三)长治市建立融资大平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的发展模式,由长治市财政注入资本金1亿元,组建了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为原则,有效整合旅游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努力实现“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将公司建成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政府连接企业和市场的重要纽带。二是扶持和引导传统产业、民间资本转型发展旅游业。目前,长治市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累计达到30多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投资90%以上。如潞城市潞宝集团、壶关县常平集团、沁源县沁新公司、长治市煤气总公司等一批优势工业企业先后投资开发了太行龙洞、八泉峡、高山流水、毛主席纪念馆等旅游景区景点和益东国际大酒店、东明国际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
(四)晋城市陵川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抓得实。一是加强培训“育”人才。每年举办旅游人才队伍专题培训班,把培训对象从全县各旅行社、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延伸到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农家乐农户35周岁以下的人员,提升了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营造了“人人是环境、人人抓旅游”的社会氛围。目前,陵川县共培养储备本土旅游人才1600余人。二是拓宽渠道“引”人才。积极借助国内大型招商引智平台,先后以专职、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引进旅游专业高层次人才40余人;聘请20余位高级专家学者来陵川开展旅游研讨和专题培训,提高了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拓宽了陵川旅游发展思路。三是搭建平台“用”人才。积极参与制作“晋善晋美、美在陵川”宣传广告,在新华网进行“领秀太行·清凉陵川”整体宣传,协助台湾摄制组完成山西台湾巡回游拍摄等一系列活动,推动旅游客源由周边城市扩展到豫、冀、苏、港、台及韩国等国内外大市场,充分发挥了人才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深度发掘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适应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目标的要求。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胆推行“年式联票制”门票模式。宜从邯郸市“旅游惠民一卡通”和安阳市强化“推”和“引”的工作理念出发,大胆推行“年式联票制”,即游客在一年有效期内,不限次数,不限时间,购买一张通用票,可以多次进入互无隶属关系的景区(不同法人单位)观光游览。其好处是门票价格低,游客可以享受到更多实惠,能促使游客较长时间停留或反复往来,满足游客一年内可以多次进入多个景区的需求,有利于实现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同时,可以使本地客源市场得到有效开发,大大提高景区人气,对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和发展中的景区带动作用大,旅游资源整合效果好,有利于景区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从外地多个景区实施情况看,深受欢迎。如不少市民除自己买年票外,还可以买年票作为礼物送给亲友;不少家庭全家办理年票;一些单位集体办理年票作为福利分发给职工;有些公司把年票作为礼品、奖品赠送给客户;等等,有效促进旅游业由旺季时的“高温”现象和淡季时的“低温”现象向日常性的“常温”效应转变。此外,发售“年式联票”可在短时间内为景区提供建设和发展资金,缓解开发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资金紧张问题。
(二)组建焦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借鉴长治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做法,为实现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发展、多景区受益,解决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融资、效益等方面不能适应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可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组建焦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山”“水”“拳”“药”“人”“观(嘉应观)”“寺”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打破文化旅游资源由各县(市)区分割开发管理运营的局面,充分发挥强力推动和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该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宗旨及运营模式,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管理文化旅游产业国有资产,负责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投资融资、项目储备、项目建设、宣传营销,以及文化旅游交通等重大项目的开发,力争建设成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掌控平台、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融资平台、文化旅游产业资产经营平台、文化旅游资本运作平台,努力实现“挖掘大文化旅游资源,开拓大文化旅游市场,形成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局面。
(三)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育储备导游型中高级人才。充分结合我市“山”“水”“拳”“药”“人”“观(嘉应观)”“寺”等历史文化地理方面的地方知识,利用我市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本土籍中高级导游人才,并加强其英、韩等境外主要客源地的外国语种培训。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人才不外流,确保有一支留得住、沟通能力强的本土籍导游人才队伍。二是培育引进开发型人才。密切与全国知名的大中专旅游院校和国内知名旅游景区合作,培育并引进一批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线路策划、景区管理与规划、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产品开发、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方面的开发型人才,努力挖掘我市旅游业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和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三是充分利用宣传型人才。创造条件吸引或邀请文学艺术界、媒体传播界、摄影界等知名人士来我市举办研讨会、摄影展、论坛、培训和采风等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市人文景观、山水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沉淀和持久广泛传播,无形中提升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花钱不多,效果不错”的巧用宣传型人才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