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以大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巧用“三小法宝” 走好群众路线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
照镜子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避免新颜变旧貌
改善民生要多雪中送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
□王战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目前,世界上有近5亿人在习练太极拳,100多个国家都有太极拳组织。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太极拳文化是人类社会共享的文化大餐。把太极拳文化作为太极故里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去打造,是传承太极拳文化的需要,是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需要,也是发展焦作特色职业教育的需要。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武苑的一朵奇葩,它荟萃中华传统武术、医学、哲学、兵学、美学、运动学等诸多优秀文化精华,融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于一体。

  太极拳文化完美地融合了人类和自然文化,其内涵和外延都超越了武术本身。太极拳与太极拳文化是上苍对焦作人的恩赐,也是对全人类的恩赐。太极拳文化也是创造和谐社会、和谐人类、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文化。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不仅是让学生习练太极拳套路,更重要的是知晓太极拳文化的精髓。

  从陈式太极拳诞生到现在300多年来,民间的传承时刻都在进行着。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在京城的传播,使得太极拳名声大振,他为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体育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简化的24式太极拳套路。

  1982年,河南省体委将温县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四人转成“吃皇粮”的干部,1986年又将“太极双剑女皇”陈桂珍等五人“转正”。目前,温县有1000多名太极拳拳师在全国各地授拳。据焦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和温县人民政府合编的《陈式太极拳志》统计,世界各国有各类太极拳培训机构、培训学校等机构162所,仅日本就有46余所。

  随着太极拳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习练太极拳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的益处,拜师求学者日益增多。从太极拳在世界上百余个国家都有组织机构和太极拳普及的速度等方面来看,太极拳在全球普及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快。这种趋势的到来,更需要我们站在引领太极拳文化传承的前沿,看太极拳人才职业化时代的到来。一种职业形成的前提是看这种职业的作用和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对太极拳的热衷,预示着太极拳人才职业化时代的真正到来。不难看出,太极拳人才职业化将在经济发展中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是国家和省、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太极拳文化核心价值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焦作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是焦作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认识到位。首先,认识到它在弘扬、传承太极拳文化及太极拳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认识到它在促进焦作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认识到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要政策到位。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一是要制定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如把太极拳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同时把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和我市的特色义务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建立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的长效考核机制。

  大力培养太极拳文化专业人才。没有太极拳的真正普及,就没有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没有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太极拳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也就形不成太极拳文化和太极拳文化产业两大品牌。太极拳专业人才的匮乏和奇缺不仅影响其普及的质量、规模和速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太极拳所蕴藏的理论体系价值的开掘。现实告诉我们,太极拳文化的传承要走人才专业化和职业化之路,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要走与传承并举之路。结合我市太极拳推广和太极拳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就要把太极拳专业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为此,应实施以下两个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实施为全市职业教育乃至中小学培养太极拳专业教师工程,为太极拳人才专业化和职业化夯实基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解决传承太极拳文化的专业人才问题。二是实施为每个行政村培养一名太极拳文化专业人才工程。以太极拳文化为载体,创建和谐农村、和谐社区,探索出一条创建和谐社会的新路子。实施人才培养“两大工程”,是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我市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弘扬太极拳文化和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两大工程”的实施必将为我市太极拳文化的推广普及和太极拳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必将为我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