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党员干部在活动中要经过“四步走”,保证取得实效,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和考验。
党员干部在活动中要经过“四步走”
党中央提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这次活动当中,都要经过这样的“四步走”。
第一步,照镜子,就是要学习理论,武装思想,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第二步,正衣冠,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经过对照后,认真思考自己还缺了什么。第三步,洗洗澡,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查找问题,然后进行清洗污垢、荡涤灰尘。第四步是治治病,就是要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要进行警醒教育,对不正之风和严重的突出问题还要进行专项处理。
保证“四步走”实效,要抓两头、抓落实
怎样保证“四步走”取得实效,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和考验。主要应该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功夫做到家了就能够避免走形式,取得实效。
第一,要抓住两头,一头是我们的领导,一头是我们的群众。“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把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经常说要把领导和群众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如果领导不认真,应付应付,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如果群众也是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那样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我们要取得效果,一定要把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且结合起来。
第二,要抓落实。要看“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样的具体内容,因为这“四步走”要走得很扎实。你要正衣冠,要洗洗澡,要批评和自我批评,内容要非常充实和扎实,所以要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落到实处,挠到痛处。一定要克服避重就轻,轻描淡写,领导不愿意多说,群众也不较真,尽讲空话、套话,内容贫乏。把内容抓好了,我们就能取得实效。
避免活动一阵风、新颜变旧貌
如何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中央要求方面流于形式,这确实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怎么避免?最终就是要有一个检验标准,这就是要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种种丑陋现象,是否扫除干净了;还有诸如领导的办公室用房、住房、公车配备有没有超标,干部任用使用的情况等等这些重大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否得到严格执行了,领导和群众的联系是否密切了;工作作风、党风和社会风气是否好转了。以上这些都是硬指标、硬杠杠,我们要一条条地去兑现和落实它,不能让它落空了。
我们还应建章立制,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保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走样,而不是说党把活动当作一阵风,风刮过去以后,新颜又变旧貌了,又是老一套。所以,抓住了这些检验标准,真正落实了,就能避免我们走形式这样一个老大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