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以大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巧用“三小法宝” 走好群众路线
把太极拳文化打造成焦作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
照镜子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避免新颜变旧貌
改善民生要多雪中送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善民生要多雪中送炭
□江国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中央的一贯精神,也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是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措施出台,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城乡居民,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表达了我们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醒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不仅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解决民生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有上亿贫困人口,社会保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经济转型期增速下滑,又给民生投入增加了难度,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才能使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民生领域要么不够重视,要么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大广场、“五星级”厕所乃至豪华楼堂馆所,铺张浪费。这些不良现象暴露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政绩观。

  多做雪中送炭之事,需要各级政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资源用来解决群众需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上;既要加大投入,又要加大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用好现有资源。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并不难,关键是要时刻把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样就能做到办法比困难多。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