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实习生 刘诗雨
7月27日7时许,像往常一样,市人民医院ICU北区副主任韩芳和护士张珊珊在住院部一楼等待电梯准备上班。这时,患者赵时珍老人也和往常一样在孙子的陪同下,准备乘电梯前往呼吸科进行雾化治疗。
电梯来了,大家一起走上了进去。可是,当电梯门缓缓关闭,正在启动的那一瞬间,赵时珍突然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症状。韩芳和张珊珊立即挤过人群,上前询问情况并指导其放松情绪、稳定呼吸。等电梯到了四楼,赵时珍突然晕倒。韩芳、张珊珊和同在电梯内参加完会诊的医生赵鹏急忙把赵时珍抬出电梯,并平躺放置,经初步诊断,其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危急时刻,一场生命抢夺战打响。韩芳一边指挥张珊珊配合赵鹏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一边跑到四楼护士站通知医护人员拿抢救用品和担架车,同时立即拨打ICU北区的电话,让护士把插管箱拿下来,并准备好呼吸机,做好接应工作。当班护士张磊接到电话后,一面安排同事做好器械、药品等各项准备工作,一面拿着插管箱和护士赵颖来到电梯处,一看,电梯还在一楼,便立刻走步梯飞奔至四楼。
由于抢救及时和器械到位快速,赵时珍慢慢恢复了呼吸和心跳。韩芳和在场医护人员赶快将老人抬上担架车送到ICU北区进行继续抢救。在ICU北区,给氧、扎针给药、仪器监控……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最终,赵时珍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下,意识逐渐得到了恢复。
据了解,在呼吸、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如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的几率非常大,这个时间在医学上被称为“黄金时间”。在这次抢救过程中,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首救死扶伤的生命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