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妈,你的身体咋样了?我在这里挺好的,每周都能参加羽毛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还有医生给俺看病……”今年31岁的戒毒人员小钟,握着前来探望她的妈妈的手说。听到女儿这么说,周女士欣慰地点点头,劝女儿好好改造。这是8月12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的一幕。
当日是该所警营开放日,有20多名戒毒人员家属和群众代表走进该所参观。“由于戒毒人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与正常人不一样,我们这里专门配备了3名医生,确保全天有医生值班。”在该所医疗室,副所长刘正雄说。据介绍,为了给戒毒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该所投资50余万元,配备了X光机、B超、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戒毒人员仪、洗胃机等医疗设备,并储备有足够的治疗药品。
“我们还与市卫生局、市第二人民医院结合,成立了市第二人民医院戒毒所内科门诊部,办理了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购用印鉴卡。”刘正雄补充说。
在女戒区,周女士看到了女儿小钟生活的地方。“你在这里吃得怎么样?”周女士关切地问到。看到妈妈能来,小钟显得特别开心。她笑着说:“我在这里吃得很好,刚来的时候我身体虚弱,起床都没劲儿。你看我现在精神多好。”小钟说她在这里每天不仅要学习,而且还要参加多种体育运动。
“因为戒毒人员情况特殊,我们特地为他们制定了一日生活制度。”该所所长李麦冬说。据介绍,该所根据“早起床时间要统一、晚就寝时间要统一、每日室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每日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日劳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要求,制定了戒毒人员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按照一日生活制度安排,该所每周排出教育训练计划,每天组织戒毒人员进行队列训练,每周五下午组织进行队列会操、体育运动等项目比赛,提高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
看到戒毒人员的生活有保证、医疗有保障,就连心理脱毒、生理脱毒都安排得科学合理,群众代表纷纷说:“打开大门搞工作,让阳光照进监所来。戒毒人员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也是受害者。他们在这里进行脱毒,更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