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怀念‘修哥’批评我们的日子。他对我们的要求从生活起居到人格品德,从吃饭穿衣到行为习惯……正是“修哥”严格、细微的管理,使我们养成了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给我们的班级带来了钢铁般的团结。”这是最近一个学生在他的网络日记里写的一段话。他所说的“修哥”就是焦作一中德育教师秦喜修。
秦喜修从教30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他所带过的班级都是全校公认班风最好、纪律观念最强的。“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教育的老师。”秦喜修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座右铭。在班级管理上,他注重感情管理,具体表现为“四心”:在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在学习上对学生细心指导,在生活上热心照顾学生,学生遇到困难时能耐心帮助。他对优秀生爱中有严,对中等生爱中有导,对后进生爱中有恒。
学生小到头痛脑热,大到急病住院,秦喜修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背着学生去医院就医;学生生活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工资补贴学生。在各种重大灾害面前,都有他和他的学生爱心捐助。2005届,他班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在高二的时候查出患上癌症。他多次带领老师和学生去医院看望,还组织学生到医院轮流看护,始终陪伴在这个学生的身边。后来,这个学生腹部的肿块竟奇迹般地消失了,两年后还考上了大学。
从教30年来,秦喜修培养了四大爱好,即爱和学生玩,爱听课,爱泡图书馆,爱好体育。有了这些爱好,他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还增进了他和学生的感情。课余时间,他经常和学生们打篮球、排球,踢足球等,许多学生都当面喊他“修哥”。“无论是在学校举办的大型集会或是活动中,只要有秦老师的身影出现,必是全场雷动、一呼百应。”一个学生说。
秦喜修不断创新班级管理,实施了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实现了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有时我出差十天半个月,学校也不用给班级配备临时班主任,班里我在不在都一个样,这让很多老师都为之眼红。”秦喜修说。每天出操时,他的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站好队,整整齐齐地做操;上自习时,他的学生总是安安静静地学习。长时间的养成教育管理,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正是由于秦喜修狠抓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他所带的班班风正派,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知书达理,集体意识和凝聚力都得到了增强,多次获得校流动红旗,三次获得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多次获得校先进班集体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获得省优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省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