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明霞
一般市民家都会有电热水壶、电吹风、电磁炉、煮蛋器等一些价格便宜的小家电,这些小家电用起来很方便,但是有了问题维修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在网上买个电吹风才28元,前几天坏了,送到维修店,修理一下就得30元,比买一个新的还贵。”近日,市民詹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自己遇到的纠结事。
现在小家电维修贵的问题非常普通,它本身价格不高,但维修价格却不低,提前报废扔了又可惜,实在让人犯难。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和詹先生遭遇同样状况的人不在少数。面对小家电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大部分人都选择放弃维修买新的,结果小家电成了一次性用品。
“用了一年的电水壶突然坏了,维修一下最低要35元,还得等一个星期。买一个新的才40多元,还不如直接扔了买个新的呢!”正在市民主路附近一家商场购买小家电的刘先生对记者说。据刘先生介绍,他家的小家电比较多,说起小家电的性能,刘先生很满意,但谈起小家电维修费高的问题他表示深有同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在超市还是在各大卖场,各种各样的小家电琳琅满目,价格最便宜的一二十元。但如果发生故障,往往因维修成本高而让很多市民弃之不管,因此这类小家电基本上属于“一次性消费”商品。此外,杂牌小家电维修困难,品牌小家电过了保修期维修起来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