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十大建设”报道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用钢8万吨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宛若一条红色巨龙横跨黄河两岸,即将取代既有的郑州黄河大桥,拉近中原城市群主轴线上郑州、焦作两城之间的时空距离。
8月15日10时30分,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头顶烈日,正加紧桥面系钢筋制作和安装施工。“按照时间节点,今年年底前完成桥面施工,满足上渣、铺轨要求。”中铁大桥局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项目二部技术负责人唐明说。
据介绍,该桥于2010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5.87亿元,是我省第一条城际铁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采取双桥并建方式,是目前黄河上唯一一座四线铁路桥梁;是国内第一座变高度曲弦桁架三主桁梁式桥,其主桥11联钢桁梁结构,在同类桥梁中处于领先地位。
站在30米高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上,依梁而望,可看到桥南端依山而建、高达106米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像。西望上游约200米处,正有列车从1960年4月通车的黄河大桥上疾驰而过;上游500米处,1905年建成的黄河铁桥因防洪需要已于1987年拆除,仅有桥墩作证。
“全桥共用钢材8万吨、混凝土92万立方米,仅桥面所用剪力钉就达5.5万个、钢梁螺栓230万只。”通过这组数字,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建设之难,可见一斑。该桥主桥三主桁钢桁梁全长2200米,由每联重达7000吨的11联钢梁组成,拼装难度极高。为减少温度变化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所有钢梁均采用两孔一联方式布置,以避免长联需要大的伸缩缝及钢轨伸缩调节器。
三桁桥梁高差不能超过5毫米,滑道平整度相差不能超过2毫米,工艺要求严格之极。为此,项目部采用创新性、科技含量高的顶推施工法进行架设。何为顶推施工?唐明告诉记者,所谓顶推施工,就是把吨位大、大悬臂、无导梁的钢梁,采取拼一联、推一联的方式,像接龙一样顶推至相距最远3.5公里的桥北,以此减少投入、缩短工期。
开工以来, 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路基填方625万立方米,黄河桥至焦作城区段已建成桥梁墩身583个、框架涵洞77座、架梁256片。
据悉,郑焦城际铁路全长77.785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68.137公里,2014年年底建成通车后,从焦作乘坐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城际列车,不到30分钟即可抵达郑州。①2
上图 雾气弥漫,难掩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英姿。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