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了郑州街头长期占位不挪窝的“僵尸车”问题,既影响出行也影响市容,引起人们的关注。郑州交警接到媒体反馈后,对这些违法停放的“僵尸车”进行了集中治理。警方表示,这些“僵尸车”大多是长期不年审、接近报废或已经报废的车辆,车主为了避免相关费用索性一弃了之。
类似的“僵尸车”问题,《焦作晚报》也曾报道过。去年年底,在焦东路高尚小区门前,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在路边停车位停放了一年多,破烂不堪的车里装满了桌椅和盘子,竟然成了堆放杂物的一个小仓库,十分影响公众通行和交通安全。
除了这类比较典型的例子,在不少小区也同样有类似的“僵尸车”存在。这些闲置车辆长期占用小区停车位或通行过道,不仅影响住户正常停车,在一些特殊时刻还会对灾害救援、病患救治带来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不便。
从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僵尸车”大多为接近报废或已经报废的车辆。如果车主能够按照正常程序申请车辆报废,不仅能够使可回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能够彻底杜绝“僵尸车”对公共资源的占用,可谓一举两得。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车辆报废的现状显然不容乐观。、
据媒体报道,国内去年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1900万辆,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辆,保有量如此巨大,而正规报废的汽车却为数极少,每年正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仅接收几十万辆报废汽车,报废率只有0.5%~1%,与汽车发达国家的6%~8%有着巨大差距。没按正规渠道报废的车辆要么成了随意丢弃的“僵尸车”,要么经过改装再度进入流通市场,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近10年来我国私家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今后势必有更多私家车面临车辆更新的问题。虽然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取消了对小型、微型私家车原本15年的强制报废限制,但仍然设定了私家车60万公里的行驶上限,而车主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大多也会在一定年限后更新车辆。
因此,有关部门理应考虑实施提高报废补偿标准的缓解措施,并加强对汽车检测和二手车流通市场的管理,从而提升车辆的正常报废率。只有如此,“僵尸车”问题才能得到根治,车辆带病上路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