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两年前,60岁的尹女士患上了帕金森病,肢体僵硬、活动困难等后遗症让她度日如年,情绪十分低落。“两年前开始发病,到现在越来越严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尹女士的家人说,“我母亲一共在3家医院接受过治疗,但因服用西药后多次出现腹胀、尿潴留等症状,不得不放弃治疗。”
两个月前,尹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该科副主任中医师宋汉秋在为尹女士进行检查后发现,其还伴随有出汗、乏力、纳差、失眠、便秘、低血压等非运动型症状,经辨证得知尹女士为痰热交阻、风木内动症型,随后为她开出了温胆汤加减化裁方。“经过内服中药汤剂调理后,我母亲的饭量有所增加,活动耐力也有所提高,便秘状况也得到改善,精神状态较好。”尹女士的家人高兴地说,“真没想到,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有如此好的效果。”
宋汉秋介绍,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和方法有很多,但以西药为主的治疗只能控制病情发作,随着药物用量的不断加大,对身体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中医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效果很好,中医认为此病多由肝肾阴亏、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或风火挟痰、互阻络道而成,临床当分标本、虚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者为虚,风火挟痰者为实,如虚实相兼为病者,多以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痰为病之标;治以益肾调肝、补气养血、清化痰热、兼以熄风等为此病之法。
去年,宋汉秋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深入学习了中医药在脑病临床治疗中的规范应用。“目前,脑病科针对中风病、帕金森病、脑梗死、脑出血、眩晕等病症都有系统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宋汉秋说。
采访时,一些患者对脑病科目前运用的系统化中医治疗方案深有感触。前不久,张先生因脑出血住进了该科。住院期间,该科医生为他制订了个体化中医治疗方案,并尽快将康复治疗运用到整体治疗过程中。“在抢救期间就运用了中药方剂,入院第二天就开始进行床旁康复治疗,效果很不错。”张先生说。
据了解,该科专门设置了康复治疗室,为患者抓住黄金康复期,让其尽快恢复身体的各项功能。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不一,康复训练的手段也呈现多样化状态。除了可以通过现代康复仪器进行训练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中医药等传统疗法对患者进行整体康复治疗。该科康复师介绍,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的护理负担。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宋汉秋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更加注重临床科研的积累,从批量研究中把握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找到更多规律性的治疗方法,目前该科正承担《帕金森病中西医治疗的临床观察》《银杏内酯治疗脑梗死恢复IV期临床观察》等科研项目。此外,该科还将针对患者的特点和临床需要,推出更有效的院内中药制剂,真正为患者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