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大河报特派记者刘江浩、王磊报道:继首班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成功开行之后,8月28日,郑欧班列第二班从郑州出发,满载出口欧洲的各类货物,驶往德国汉堡。
昨天上午,班列开出前,大河报郑欧国际班列跟车采访出发仪式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举行。省委宣传部、郑州市委市政府、郑州铁路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仪式。
●第二趟郑欧班列货物附加值更高
7月18日,首班郑欧班列顺利开行,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重新摇响了中欧贸易的驼铃,15天时间横跨欧亚两大洲,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6个国家,于8月2日抵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里。
循着这铃声而来的,是客商的蜂拥而至、资本的快速流入、贸易的骤然火爆,集聚效应陡然显现。第二班班列的组货进度和货物的质量都比首班班列有很大提高。此次开行的郑欧国际班列第二班,共41节集装箱,装载着来自河南、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5省的7种货物,包括高档服装、高档鞋帽、汽车配件、文体电子用品、工艺品、模具、高档皮革制品,高附加值货物成为班列运输的首选。
据介绍,该班列货物总重约516吨,比起第一班来说,货物品类更加多元化,实现了多品种货源组合运输。货物附加值更高,货物的分布地域更广。不少地方的货物“弃海从铁”,最远的货源来自广东。此班列的迅速集结,充分检验了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集货能力,也体现了郑欧班列广泛影响力和辐射力。
●郑欧国际班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河南物资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文明介绍,本次班列的最远货源地来自于广东深圳,除了依托郑州“大十字路口”的优势,还实现多品种货源组合运输。
第二班国际班列的开行,对实现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表明郑欧国际货运班列线路正在走向成熟,为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对外经贸合作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中原国际陆港建设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郑州市委常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薛云伟现场致辞中说,郑欧班列开行,是我们走出的一小步,也是我们一个宏大想法的一大步的开始。所谓一小步,是我们仅仅开通了到欧洲大陆的汉堡的班列,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小步的探索,拓展货源,开拓市场,班列逐步多元化、常态化,逐步打通到欧洲大陆的通道。所谓一大步的开始,是我们要借助郑欧班列的开行,要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平台,来打造铁公机海多式联运的节点,把这里建设成为我们国家内陆地区多式联运国际中转、服务中原地区乃至更大区域改革开放的平台。
薛云伟感谢包括大河报在内的多家单位对郑欧班列的支持。他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策划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题目,相信大河报记者跟随班列,万里追行,一定会有重大的收获。”
●大河报万里跟踪报道郑欧班列
第一列货商镖师云集,第二列记者列队出征。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是大河报全程跟车采访郑欧国际班列的主要组织者和发起者,他感谢各职能部门全力促成媒体人向世人展示一次切身体会的壮举。他说:“这次活动一定能够推动郑州四港建设,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展示河南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