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庄稼挣钱不稀罕,因为庄稼收获后就可以到市场上变现。但是,您相信“看庄稼”也挣钱吗?据报载,北京郊区生长在地里还没成熟的庄稼也照样能挣钱:城里人周末驾车来看看这些庄稼,再进农家院品尝一下农家菜,既满足了休闲的需要,也增加了农民朋友的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
据说,这种颇有创意的做法叫北京农田观光季,今年有望实现1.5亿多元的收入,并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样本。然而,笔者认为京郊农民的这一创意产业,理当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启示和借鉴。
京郊农民的“看庄稼”也挣钱,关键在于其产业功能上的突破,即摆脱了农业天然具有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功能,同时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丰富产业内涵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第二产业在此方面更有优势,并早有“试水”,发端于深圳、走在前列的苏浙工业旅游,如今方兴未艾。
农业这样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尚且能老树发新芽,那其他产业也应当能找出转型升级的抓手和突破口。特别是对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关键期的焦作来说,如果各个产业都能深挖转型潜力,就有望成功打造焦作经济转型发展的升级版。
当然,深挖潜力谋转型不是简单的由“种庄稼”延伸为“看庄稼”,更不是漫无目的搞多元化战略,“有枣没枣都打上一竿子”,而是要到有枣子的树上打竿子,才能有收获。具体而言,方向有二。
其一是挖内涵,实现产业链条延伸。在此方面,以高技术嫁接拉长产业链条的佰利联“花开两朵”,其子公司维纳陶瓷凭借氯氧化锆的纳米粉造粒、添加剂应用等技术优势,进军新材料,形成了工业陶瓷结构件、民用陶瓷产品、氯氧化锆陶瓷牙齿等全方位的新材料产业;汉莎涂料则依托佰利联在钛白行业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填补了我省本土涂料的空白。
其二是拓外延,实现传统产业转身。对此,我市一家土生土长的传统化工企业多氟多讲出了一个硬邦邦的励志故事:基于氟化工技术创新而厚积薄发的多氟多,斥资1000多万元引进关键技术。从6克起步,直至目前的年产2000吨,多氟多投资3亿元先后完成了六氟磷酸锂小试、中试和产业化,成功进军新能源。同时,多氟多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以锂电为导向,以锂电材料为重点,最终形成锂电完整产业链,并成功进军LED绿色照明领域,实现了制能、储能、节能的有机融合,成就了一个传统化工企业的转型典范。
其实,无论是产业链条的延伸,还是传统产业的转身,关键在于对发展路径的创新思维和对技术创新的持续专注。毕竟,当我们回顾这两家典型企业的转型之路及其时间跨度,如此地探索与努力相对于一个地区的工业历史和未来发展来说,都堪为样本,亦不算长。重要的是,我们只要找到了方向,下决心去改变,转型发展的道路其实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