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进一步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锻炼全市环境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市环保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较大以上环境风险源、涉重金属、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企业,近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活动。8月30日上午,市环保局与我市某企业联合开展了2013年焦作市环境应急演练活动。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各县市区环保局有关人员应邀现场观摩。
事故发生 员工自救
2013年8月30日9时30分,我市某公司液氯充装厂房内,液氯充装区突然冒起了黄烟……
9时31分,刺耳的警报响起,一名员工在充装作业中中毒倒地,事故风机及水幕喷淋自动启动,另一名员工戴防毒面具施救也中毒倒地。
氯气属第二类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是空气的2.5倍,在《剧毒化学品名录》中被列为剧毒化学品,对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在暴露部位可出现灼伤或急性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氯气,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也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氯气的职业毒性危害等级为高度危害,国家职业卫生部门规定,每立方米空气中氯气的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
9时32分,岗位员工戴上空气呼吸器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护,同时在厂房出口处用沙袋垒成围堰。其他员工佩戴防毒面具停液下泵以及关闭各充装台、液下泵出口相关阀门、厂房窗户,拉下液氯水幕帘,开启抽空管对泄漏的氯气进行抽吸后,迅速撤离现场,并对包装现场周围道路进行戒严。
9时33分,包装班班长迅速向公司调度报告:“9时30分,液氯包装区发生液氯泄漏,泄漏量较大,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两名员工氯气中毒,具体泄漏位置不详,请求救援。”
“请你们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我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调度回复。
班长(对讲机):“污水站,液氯包装区发生氯气泄漏,请你们作好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准备。”
企业进行先期处置
9时34分,公司调度迅速将情况报告该公司总经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该公司总经理通过对讲机进行指示。
9时36分,调度又分别用对讲机通知氯气泄漏抢险队、现场保卫组、应急专家组、应急监测组、医疗救护组、清净下水应急处置组。
9时38分,市环境监察支队向市环保局领导汇报:“某公司液氯包装区发生氯气泄漏,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该公司已进行先期应急处置,请求我们支援。”“立即启动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市环保局领导通过对讲机进行指示。
9时40分,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医护人员给中毒人员吸氧、检查,将中毒人员抬上救护车拉到医院急救。
9时41分,现场保卫组报到,接替岗位人员对现场周围实施戒严。
9时42分,氯气泄漏抢险队报到,抢险二组到现场后使用氯气捕消器向泄漏部位喷射,降低氯气浓度;抢险一组对现场泄漏点进行检查,对围堰封堵情况进行确认。
9时43分,应急专家组、应急监测组报到,戴防毒面具在下风向50米处对大气氯气含量进行检测。
9时44分,清净下水应急处置组报到,立即对清净下水进行收集和处置。
环保部门快速应对
9时45分,环境监察支队应急人员、监测站监测人员先后到达待命,穿防化服、戴呼吸器,做着准备工作。
9时46分,氯气泄漏抢险队抢险一组经现场勘查,发现第十台液氯充装上方液氯充装管道破裂,裂口长度约2厘米,厂房出口围堰已封堵。公司总经理让应急专家组迅速与分厂结合制订处置方案。
9时50分,市环保局与企业迅速组成联合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专家组、应急抢险组等7个应急处置小组。
9时51分,各应急组按照指挥部命令,分头行动,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并接受新的救援指令。同时,企业抢险队开展抢险工作,将充装液氯管线内的液氯倒入备用储槽,对泄漏点进行打卡。应急抢险组命令抢险二组立即开启备用负压槽进口阀门,将充装管线内的液氯倒入备用液氯储槽,同时命令抢险三组管线卸压后对泄漏点进行打卡堵漏处理。
9时54分,现场保卫组组长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已对周围800米范围内的道路路口进行戒严,相关人员已安全疏散,经与分厂核实共40名,人员已全部撤离,并按要求做好警戒工作。
应急得力 抢险成功
9时55分,应急处置组人员到氯气泄漏点调查后,撤离事故区,向指挥部报告现场调查情况:经现场勘查,此次事故原因是输送液氯管线长期在高压下使用未更换,老化破裂。管线长350米,直径150毫米,管线内存有液氯约10吨。目前,抢险人员正在进行倒槽,并对泄漏点进行打卡处理。环境监察支队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拍照,对公司废水总排放口进行了取样。泄漏点下风向300米处为慧诚化工公司、800米处为冯封村,开元公司已通知他们疏散,总指挥长要求他们尽快监督企业处置污染物,同时确保处置人员安全。
9时57分,环境监测人员向指挥部报告首次现场监测情况:下风向厂界500米处分左、中、右布点3个,氯气浓度均未超标,应急池正常,总排水口水质达标。
9时58分,氯气泄漏抢险队向指挥部汇报:包装液氯管线内的液氯已进行倒槽处理,泄漏点已打卡处理,已无泄漏。公司总经理要求他们对打卡处进一步检查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10时,应急监测组取样进行第二次现场监测并报告:下风向厂界处分左、中、右布点3个,氯气浓度均未超标,应急池正常,总排水口水质达标。
10时02分,抢险四组到现场后检查泄漏点打卡情况,确认不再泄漏后进行汇报:打卡准确、牢固,不会再发生泄漏。副指挥长要求对包装现场再次进行确认,检查有无其他泄漏点。
10时05分,氯气泄漏抢险队到现场进行确认后,原路返回汇报情况:经对包装现场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包装厂房内未发现其他泄漏点。同时,按照指示,现场保卫组用消防带雾状水对现场地面进行洗消。
10时07分,现场保卫组进行洗消,完毕后汇报情况。
10时08分,副指挥长向清净下水应急处置组布置任务,清净下水进行中和,总排水PH值正常后,待应急监测组对清净下水检测合格后,清点人数。
10时09分,应急处置组向指挥部报告现场调查情况:泄漏液氯管线内液氯已倒槽完毕,已无泄漏点,现场洗消完毕,下水在废水处理站已中和。
10时10分,应急监测组取样进行第三次现场监测并报告:下风向厂内300米处分左、中、右布点3个,氯气浓度均未超标,应急池正常,总排水口水质达标。总指挥长要求继续对下风向200米、100米、50米处进行监测。
10时12分,应急监测组取样进行监测,2分钟后报告:应急监测组对下风向200米、100米、50米处进行监测,氯气浓度均未超标。总指挥长要求对充装厂房内氯气浓度进行监测。
10时14分,应急监测组取样进行监测,2分钟后报告:应急监测组对充装厂房内氯气浓度进行监测,厂房内氯气浓度已降至1mg/m3以下,符合安全要求。
10时15分,企业负责人向指挥部汇报情况,申请应急终止,专家组提出意见,总指挥长下达终止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