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一个星期前,小李发现1岁的儿子不停地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到了晚上,孩子开始呕吐和腹泻,短短半个小时,就吐了2次、腹泻3次,大便里还有黏液和血丝,精神也萎靡不振,便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小李,孩子患上了细菌性痢疾。随后,小李又带着孩子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四科就诊。该科主任赵宇亮经过详细检查后,为孩子制订了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5天后,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目前,孩子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并办理了出院手续。
“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因此夏冬两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大家应当注意预防。”赵宇亮说,“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即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据赵宇亮介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病等,这类疾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蚊子、螨虫、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因为初秋天气炎热,各种细菌、病毒处于生长繁殖期,食物、水源、环境容易受到传染,所以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赵宇亮说。
因此,赵宇亮建议大家一定要搞好室内卫生,及时清除垃圾、疏通污水管道,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七不要”。“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七不要”即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不要吸烟、吸毒;不要喝生水;不要食不洁食物;不要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的杯、碗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