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边疆 仝伟平
三年前,当苗文接手沁阳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的工作时,给自己定下了工作宗旨——用满腔热情和浓浓亲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三年来,他共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妥善处理“两访一户”信访案件20余件,均做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让信访群众满意;对不稳定因素和苗头,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化解,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实现了无缠诉、无越级上访的工作目标。因此,他先后被评为焦作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优秀党员干警和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
2010年初,从部队转业的苗文已在沁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了20余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恪尽职守,交出一份份让组织满意的答卷。那一年,该院控申举报接待室正在争创“全国文明接待室”,关键时刻,院领导考虑到控申科人员少、任务重、工作基础较差,决定将精干的苗文调去挂帅。苗文不负众望,带领全科同志加班加点,努力工作。2011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该院控申举报接待室“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的职能包括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承办涉及刑事问题的控告、举报、申诉等案件,做好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可能激化的矛盾。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苗文学习了大量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调阅了近几年该院办理的所有申诉案件和集体访、告急访、上访老户等疑难案件的卷宗,从中学习办案方法和接待经验。同时,他还广泛学习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工作,研究接待工作中的语言表达艺术。经过刻苦学习,苗文很快进入了新的角色。
苗文深知,如果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积重难返,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他把信访接待室变成了倾听群众合理诉求的场所,帮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对因个人要求得不到实现而反复申诉的上访者,苗文总会耐心细致地分析、解答、疏导,最终得到来访者的理解与配合,从而打消越级上访的念头;对上访者反映的复杂疑难问题,他总是深入调查,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地做好息诉罢访工作。
在一起案件中,上访人刘某认为,公安局和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有违法行为,要求对其赔偿数百万元。对此,苗文一方面向上级部门汇报,一方面主动与刘某沟通。当苗文了解到刘某是外地人后,就安排其在院机关餐厅就餐,饭后以散步的形式与刘某真诚沟通,终于取得了刘某的理解。刘某表示,停访息诉,还写信对沁阳市检察院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犯罪嫌疑人孙某涉嫌一起案值129万元的诈骗案。在案件审查期间,双方当事人纠结多人集体上访,并围堵检察院大门。苗文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启动信访案件应急程序,做好双方稳控工作,同时尽快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结论。经研究,沁阳市检察院作出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孙某不予批捕的决定。为消除误解,苗文多次深入被害人家中,讲法律、讲政策,使其明白检察机关的工作是客观公正的。同时,为尽量挽回被害人的损失,苗文多次找孙某及其家人谈话,让他们积极筹钱,偿还欠款。最终,双方当事人被检察机关的真情所打动,表示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并达成了调解协议。
苗文说,上访群众到检察机关是寻求帮助的,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苗文很理解上访群众,对他们总是热情接待,遇到对检察工作不理解、发牢骚,甚至辱骂自己的情况,他总能做到不急不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对于贫困的上访群众,苗文常常自掏腰包给他们买饭、买车票,使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我手中的‘权杖’是人民给的,为民执法是我的天职,我要用真诚和真情书写无悔的人生。”靠着坚定信念的支撑,身患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病的苗文,依然用火一般的热情,继续在控申岗位为百姓排忧解难、尽心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