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中站区一家属院供水管道破裂急需抢修、新华北街主管网水表需要更换、人民路福安小区供水管网分水器漏水需要处理……”9月3日上午一上班,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维修中心,管道维修组长申强就在派发当天上午的维修单。
就是这只有11名工作人员的维修组,主要承担着80多平方公里供水区域内、800多公里长供水管网的维护、维修工作。“只要供水管网出现险情,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而公司安排的维修计划,则大部分都在后半夜进行,为的是尽可能不影响群众生活用水。”申强说。据介绍,在供水管网维修岗位上工作21年的申强,不仅对供水管道谙熟于心,也通过水网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
“刚参加工作时,供水用户较少,供水管道的维修工作相对轻松很多。不过,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当时的供水管道的材质都是一些铸铁、镀锌、水泥等,特别遇到不同材质的管道对接时,维修起来比较麻烦。”申强说,“社会进步了,供水管道也升级了,新型材质的管道在工作中大量使用,不仅安全卫生,也方便维修。”
在一份维修派工单上,记者看到8月26日至8月30日就有21起维修记录。问及他们维修的工作量如何时,申强说:“维修中心平均每天受理维修信息200多条。管道老化、野蛮施工、货车碾压等都是造成供水管网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每一次维修拼的都是技术与体力。”
据介绍,今年夏季的一场大雨中,中站水厂水源地供水主管道破裂。险情发生不到20分钟,申强就带着维修人员出现在抢修现场。由于管网口径大、埋层深,再加上持续几天的雨水,给现场开挖增加了难度,维修人员就一锹一镐自己开挖。那一次,他们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今年农历大年初一,申强和他的同事是在抢修现场度过的——山阳路主供水管网破裂,经过一整天的抢修,供水管网终于恢复了供水。
“只要险情出现,就是我们工作的命令。”申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