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 静
“在俺村,村民生活丰富多彩,业余活动安排多,邻里很和气,大家都是乐呵呵的!”9月9日,68岁的靳古玉正在北朱村的张昺祠堂里与村民一起看电视,见记者问起村里的文化生活,他开心地跟记者聊了起来。
村子里的张昺祠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一个小小的村民活动中心,靳古玉说,平时他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来这里,看看村民们练红拳,自己也可以打打乒乓球,跟村民一起研究一下书法,听村里请来的专家讲摄影技巧,“去年我们练习了一年的《兰亭序》,你们看看我们写的怎么样?”说着,靳古玉跑到房间里,拿出了自己和村民写的书法,让大家参观。
像靳古玉这样在村里怡然自得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北朱村做了大量深入具体的工作。“我们要让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富足起来。”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爱对记者说。
2005年,北朱村投资建设了农家书屋,藏书4000余册,内容涉及国家法律政策、农业种植等方面,对村民免费开放。新组建了农民管乐队、盘鼓队、秧歌队、武术队、老虎队等9支文艺表演队,他们每年春节期间,在村里巡回演出,500人齐上阵表演的场面十分热闹。每年正月初二村里总会上演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歌舞晚会,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会邀请省内外剧团到村里演出。此外,北朱村还连续举办了三届农民书画摄影展,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去年3月份开工建设的北朱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00多万元,总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该中心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羽毛球室、乒乓球室、书画展室等多项活动场所。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预计2013年年底投入使用。2013年春节北朱村还成功举办了中站区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和北朱村第二届民俗文化节。
此外,北朱村连续30年坚持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每年组织900余户“五好家庭”成员代表奔赴洛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开拓了村民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发展意识。
在北朱村,昔日农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生活方式已经彻底改变,如今忙碌了一天的他们,闲暇之余有了多样选择:看书、读报、上网、参加文艺活动等,新时代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