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在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基础上,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夯实了民生之基。截至8月底,该区新增就业人数4440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0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126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25%;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1447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25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0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32%;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载体,更是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今年年初以来,该区以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商圈建设为平台,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渐形成了一批新能源、医药生产、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就业载体,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同时,该区立足强化公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职能,确保城乡群众在家门口得到就业创业指导、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一站式、均等化服务。另外,该区按照全市村级服务站建设标准和要求,以新城街道墙南、苏蔺村级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为亮点,以点带面,继续推进全区村级服务站的硬件投入、业务规范和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站工作水平,使村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不断巩固提升,使之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区19个村级服务站使73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在此基础上,该区还继续加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建设,丰富创建载体,打造特色服务,夯实工作和服务,星级社区建设创建水平和服务成效不断提升,定和街道龙源湖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该区采取区、街道和社区三级联动形式,积极参加全市就业创业春风行动系列大型招聘会、组织开展山阳区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专项援助活动,使全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该区结合实际,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针对南水北调干渠施工和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了“送政策、送技能”下乡宣传活动、被征地农民公益性岗位招聘活动,为辖区居民和失地农民提供了近1000家企业的1万个就业岗位信息,帮助困难人员就业600余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余人次。
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政府的帮扶。据了解,该区以服务促进就业,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解决和安置失业人员,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同时,该区还通过举办创业培训等形式,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转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在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贷款发放和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樊树林 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