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王 娟
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市数以千计的公路建设者选择了坚守岗位。9月20日,记者走访了几个公路建设施工工地。
记者首先来到S104郑常线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大桥施工工地,只见几十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忙碌,有的浇筑横梁接缝,有的焊接钢筋,整个工地呈现繁忙的景象。“因为S104郑常线由二级公路提升为一级公路,所以在老桥旁边新建了这座大桥,桥梁造价1800万元,宽12.25米,长72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1月上旬可完成主体工程。”河南鹏程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庆峰对记者说。
61岁的监理工程师行书敏介绍:“这座桥跨度达72米,由于南水北调河中不允许打桩,所以采取了系杠拱桥结构。混凝土浇筑是施工难点,400多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一次性浇筑完毕,在前期准备工作万无一失的情况下,需连续浇筑20个小时。”这时,记者看到一位满头大汗的工人,工作神情十分认真。通过聊天,记者得知这位名叫张利平的工人是孟州人,从5月份工程开工到现在还没有回过一次家。记者问他中秋想家不想,他朴实地回答:“怎么能不想?最想的是刚刚一岁的孙子,休息的时候总会给孙子打个电话,听听孩子的笑声或是哭声。”
记者第二站来到S306卫柿线影视城至小石桥东大修工程工地,这里10余台大型机械正在铺筑柏油路面,场面十分壮观。项目业主、市公路局副局长王振武告诉记者:“这条道路造价1640万元,总长7.39公里。这条路本来设计是二级公路,业主与施工方为延长路的使用寿命,主动提高施工标准,以一级公路的规范严格要求,确保修一条老百姓满意的路。”
王振武说,这条道路的工期是7月20日至10月底,时间很紧。按规定每人每月有4天假期,可基本上没有人休息,大家对在工地上过节也习以为常了。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