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 雅 地 老 去
福禄吉祥
怀川风雷凝笔端
竹 林 青 青
念 珠
乔叶印象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风雷凝笔端
——读樵声长篇小说《驴长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北里汉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让人心弦紧绷、不忍释手的小说了,读樵声先生的长篇新著《空相上卷——驴长老》,耳畔时时滚动着怀川大地上的惊雷。

  这是一部写怀川、主要写给怀川读者的小说,小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百里怀川中段、南太行南沿的月山寺及其周边地区。樵声先生出生在月山脚下的上庄村,他以画地图一般准确的线条,以饱含故乡情愫的笔墨,写出了故乡的风貌,“清化街,三里长,旮里旯弯到许良”,“清化城距离上庄的八里路,有一半蜿蜒曲折在竹巷里。原野散发出融融春意,竹巷内两旁的篱笆,还缠绕着去冬的枯藤,篱脚的青草刚刚崭露头角,又逢竹林浇灌,一路走来,偶尔能听到竹篱笆外小溪汩汩的流水声”,“从上庄到月山寺,有六里之遥,要经过花园、前桥、后桥三四个村子”……作者这些信手拈来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真实的场景。

  但樵声先生决不仅仅是在画自己家乡的风情画。他曾专业从事焦作地区近代史的研究,他把英商福公司的建立、红线与黄线之争、中资与外资之争、日寇进犯、许河事变、道清游击支队、土地改革等焦作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悉数纳入了这部小说,更远的如辛亥革命、北伐、国共决裂、日寇进犯、西安事变、金圆券等,都若隐若现地贯穿在小说中。正如作者所写的:“这山高皇帝远的百里怀川,和那弹丸之地之月山,从清末到如今,总有一条若隐若无的线,与国家最高当局相连。”而中原名刹月山寺在民国初年被改为“中山公园”,僧人被遣散,抗战中又毁于战火,“炮声、枪声和瓦砾破碎声形成的声浪和爆炸掀起的尘土卷在一起,顿时弥漫了整个寺院,方丈、灵芝堂和观音殿很快被夷为平地,山门前的钟鼓二亭也不见了踪影,毗卢殿、大雄宝殿、天王殿一座座被炸得东倒西歪,一片狼藉。只有大士阁仅被炸塌一角,王铎题写的‘极目中原’牌匾被震得半悬在阁檐上,荡来荡去”,干脆是对历史事实的直接摹写,真实得让人惊诧。

  樵声先生有着厚实的国学根基,且涉猎面很广。书中的周易占卜、中医灸诊、禅宗演悟等,大大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历史掌故、民谣俚调,把怀川的地域风情也修饰得异常生动;尤其是小说中随处可见的诗词、对联,以及清末民初上层人士文言风格的个性化语言,读来饶有兴味。特别是整部小说的语言“很中国”,没有欧化的复式句子,没有大段的议论与抒情,句子简短,铿锵有力,与紧张、紧凑的情节互为表里,造成一种内在的张力,让人读来必须凝神屏息。

  《 驴长老》的结构和情节铺排也“很中国”。这是一部怀川地区的史诗,时间跨度从1906年到1949年。主要人群有月山寺的高僧、官宦之家桥沟章家、靠忠厚诚信与聪明才智发家的上庄刘家、上秦渠南侧豪华庄园里靠盗墓发家后来改邪归正的广东移民洪家,还有与英商福公司抗衡的怀川煤业巨子冯家,官、商、僧、民与地方豪强,五个人群各有各的故事,主线是一个针对月山寺所藏的汉代金佛的盗宝与反盗宝的传奇故事,故事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而四个家族的故事与月山寺的故事相互交织,他们的所有联系都充盈着家国情怀——辛亥革命、护矿斗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慷慨悲歌,壮怀激烈。奉清廷之命追杀革命党的怀庆府同知,竟然被革命党救了一命,还被晋升为怀庆知府,转而同情革命、保护了革命党:分别身为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的章家同胞兄弟,共同追踪一个身为地下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市党部主任,却是一个要抓捕、一个要保护;章家一母同胞的弟兄五个,两个跟了共产党、三个跟了国民党,跟了国民党的三弟兄一起在中条山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跟了共产党的一个被盗墓贼杀害,一个受秘派去了台湾;改邪归正的盗墓世家的洪老爷子,不惜炸了自己的豪华庄园,把几十个日本鬼子送上了西天;后桥村的一个本来作恶多端的小混混,在国难当头之际竟能开枪警告自己当日寇翻译的儿子;他那一时迷茫当了日本鬼子翻译官的儿子,在关键时刻毅然点燃了脚下的炸药,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洪家庄园仅存的二进院瞬间被夷为平地,并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云,直上苍穹。客位前那二十多个鬼子连条完整的胳膊都没留下,没来得及进入庄园的小鬼子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又死伤大半,停在大门口的两辆汽车,也被气浪掀翻,剩下的七八个小鬼子,惊惧地退缩再退缩,最后抱头鼠窜,钻进了竹巷,向清化方向逃窜,但他们绝没有想到,妙聪已安排武僧们先行一步,早已埋伏在深深的竹巷中”……书中描写的怀川男儿的壮举,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作者善于在情节中打伏笔,那种草蛇灰线式的情节布局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妙龄少女绿萼深爱着月山寺极其聪颖的僧人妙聪,却被妙聪坚决地拒绝,不是妙聪修炼得四大皆空,恰恰是因为他凡心太重——他心中十多年来一直藏着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怀着他的骨血被逐出了家门。一个偶然的机会,绿萼得知她的恋人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于是慨然出家五台山。22年之后,妙聪才得知真相,读者也才得知真相。一个在月山寺颇受重用的年轻僧人,竟然是在少儿时就被盗墓团伙送进月山寺剃度出家的眼线,而他的一举一动竟然都没逃过住持的法眼……种种伏笔,在显与隐之间,影影绰绰,或让人看不真切,或让人如蒙在鼓里,急于探明真相而不可得,得知真相却在书本的几百页之后、故事中的几十年之后了。

  李渔说,文学创作要“密针线,去枝蔓”,《驴长老》的针线之密,到了环环紧扣、几乎任何一个段落都不能删节的地步,任何一个段落都在故事发展、人物塑造、环境渲染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便是在本来没有故事的地方,作者也让闲笔不闲,写出异样的精彩。突出的一个例子是:怀庆知府章九酬带领兵丁到焦作抓捕与革命党有联系的刘子彦,却扑了个空。章九酬扑了空,作者却不让读者的阅读在这里扑空,他让读者通过章九酬的眼睛,看到了清朝末年的焦作市核心地带——现在的新华街、当年的马市街的场景:“马市街有些建筑还没有连到一起,空旷的地段上,是用竹竿和简易材料搭建的贫民窟,半空杂乱地扯着一些绳子,上边搭晒着破衣烂衫和被褥、尿布之类的东西,五颜六色,有点像军舰上的万国旗”;“熙攘的街道上,黄种人有两种,要么衣着褴褛面黄肌瘦,要么衣着鲜亮肥头大耳。不时有西装革履和袒胸露背的白人男女招摇而过,也有为英国人服务的非洲黑人和印度灰人”;“街北头坐落着英商福公司的修理厂,往南不远则是新落成的几栋由中国传统的秦砖汉瓦建造的欧式洋房。往南一路走去,按摩院、理发店、澡堂、百货店,银楼、丝绸庄、饭店的建筑风格有的已经西化。店面的门楼不少高耸着或尖或圆的顶子。街两旁都栽上了杨树,有的已经碗口粗细。南端是英国人道清铁路的机车修理厂,围墙不高,大门敞着,里边横着数条铁轨”;“每天早8点,英商福公司的门前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印度人吹着洋号敲着爵士鼓,中国警卫整齐列队向英国国旗敬礼,英国人的荣耀在这里几乎张扬到了极致。他们在仪式开始前要吹吹打打好一阵子,然后由一个中国人嚎叫半天,最后在‘天佑女王’的乐曲声中,把米字旗送上一根高高的竿子。结束后还要向孩子们分撒奶糖和水果等食品”。这些场景定会勾起焦作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作者的针线之密还不止于让读者领略一番当年马市街的场景而已,他以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浓重地展现了一下民族精神,而且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坚决不让他妹妹吃英国人的糖果,而这个男孩子,在十九年后成了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骨干,在三十多年后成为道清游击支队的战士。在不起眼之处、作者用貌似不经意之笔,渲染了环境,丰富了情节,给读者又埋了一个“扣”。

  樵声先生的这部小说分上下卷,总称《空相》,既是一个佛教名词,也是月山寺开山鼻祖的法号。上卷定名为《驴长老》,是因为小说中有一头聪明得不可思议的驴,游走于僧俗两界,为怀川铁血男儿的种种壮举穿针引线,是贯穿于小说中的一条副线,为小说的悲壮之魂增添了一些婉约之美。《空相》下卷《山魈》正在创作中,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是1949年至2006年。据知《山魈》是写解放后都市生活的,山魈乃山鬼,我思忖:都市怎会有山鬼呢?也许,《山魈》比《驴长老》更奇妙,能给读者带来更新更美的艺术享受。

  我们期待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