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禁烧难,禁烧难,功夫下到就不难。”9月26日,修武县五里源乡党委书记崔世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秋季禁烧真经就是两个字:抓实!
今年该乡种植玉米5万亩,秋收目标很明确:全乡不烧一把火,青贮秸秆2万亩,确保颗粒归仓和适时种足种好小麦。为实现这个目标,该乡连出实招。
抓宣传入脑入心。记者在该乡采访时看到,田间、地头、村边、路旁,禁烧的标语、横幅、彩旗铺天盖地。乡干部说,全乡挂横幅680幅、插彩旗400面、贴标语350条,22个村都设有固定宣传点,小广播从6时到22时不间断宣传禁烧政策,每天还有2辆宣传车在辖区巡回宣传禁烧知识。群众说:“高压态势作用真不小,这阵势谁都不敢烧。”
多措并举抓青贮、还田。今秋,该乡机耕作业面积达到100%,收获机、还田机、拖拉机,各种机具一应俱全。乡里充分利用伊赛公司肉牛饲养场青贮秸秆的机会,鼓励农民把秸秆卖给饲养场,规定每卖一吨,乡里补助10元钱。
自始至终抓清理。玉米苞叶是禁烧的最大隐患,该乡一方面组织人力把玉米苞叶运到新乡市辉县市宝山电厂变废为宝;另一方面把散落在路边、村头的零星苞叶集中起来,挖坑掩埋,确保日产日清。该乡明确提出,三秋不结束,玉米苞叶清理不放松。
狠抓人员到岗到位。该乡共有乡、村、组禁烧队员300多名,从7时30分到21时,一刻不停地在田间地头巡逻、服务、督导禁烧和三秋生产,实行乡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全天候在岗、禁烧队员包地块制度,每一块地都有责任人。
处罚到位,不留情面。该乡领导反复强调,哪个村出现烧秸秆现象,不仅经济处罚1万元,还要对责任人采取从诫勉谈话到免职等组织处理方式,使谁都不敢触碰“高压线”。
功夫下到就不难。目前,该乡实现了“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