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合规文化建设始终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外资银行大量涌入,本土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赢利空间受到巨大冲击。面对严峻的现实与挑战,银行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机遇,扩大规模,增强实力,迅速占领市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合规企业文化建设。
合规是开展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合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银行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要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合规文化的内涵。合规文化的内涵包括法律、体制、机制、运作规则、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体现在银行经营目标、理念和社会责任上,体现在管理层和员工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和责任感上,培育和建设企业合规文化,对银行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规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2006年,银监会明确提出银行企业应当建立以合规为导向的内控机制,正式把合规作为银行业业务经营的基本准绳和内控法则,把合规文化纳入银行主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促成员工精神、理念的完美成型,才能正向激励员工乃至整个机构团队的行为,才能凸显企业文化的精髓。金融企业要在跌宕起伏的经济环境中拥有坚不可摧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竭力打造具有震撼力、富有创造力、充满感召力的合规文化,为自身的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各级管理层要率先垂范。领导的榜样就是无声的命令。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得到银行决策层、高级管理层等领导成员一以贯之的切实重视并身体力行,才能得以持续推进。各级管理层的引导、带动将直接影响合规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对内控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坚持带头按章办事,各级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制度规定,将内控管理工作常规化,时刻关注工作中每一个内控环节和风险点,把握内控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并对本岗位、本级部门内控工作的有效性负责,对因违规操作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
从机制上不断健全完善。科学制定考核措施,实施激励导向考核。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管理奖惩制度,建立合规质量奖,采用目标激励、业绩激励以及物质激励等措施,激励员工合规操作。
从制度上不断严格管理。适时完善各项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一是针对系统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以及业务品种创新的变化,及时梳理、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能覆盖各项业务控制的关键点和风险点。二是为保证会计工作的合规有效性,柜员岗位的配置和设置必须遵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前台与后台分离、联行与结算分离、信贷与核心分离”的原则,按系统类别、特点及业务品种分析研究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分析确定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明确关键岗位、相互制约岗位及其控制要求,形成不同岗位分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三是将各种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措施融入到每个操作岗位及环节当中,使每位员工明确自身岗位的职责和操作内容及要点,最终形成统一、规范、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提升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水平。四是大力培养全员合规操作意识,规范日常操作行为。任何内控制度都不能面面俱到,以人为本是德育的关键,诚信和道德的教育是合规文化确立的根本。坚决杜绝“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不良习惯,在全行上下培育、形成一种“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理念,切实把合规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对违规的高度敏感,使合规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和必需的行为准则。
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不仅是市场的竞争、资金的竞争,更是金融服务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形象的竞争。这就要求银行要通过合规文化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搏击市场,稳健经营,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系市商业银行党群工作部总经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