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市公交总公司第三分公司5路公交车司机张长利始终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同事家里有事,临时不能上岗开车,他就推掉自家的事情,上岗顶班,为同事排忧解难。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先进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先进工作者的样子。”
作为一名驾驶员,看似工作简单,其实并不轻松。因为,要干好这份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今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他从火车站发车行驶到保险公司站时,上来一名大约八九岁的学生,这名学生对他说:“叔叔,我的学生卡丢了,身上又没钱,能让我坐到马村吗?”张长利看着孩子求助的眼神,说:“上来吧,等下次乘车时把钱补上就行。”车上的乘客向张长利投去赞许的目光。一位男乘客说:“师傅,你真好,不是因为四毛钱,而是你真心对待孩子的服务态度让我很感动。”张长利说:“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每个司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这样做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能够看得出司机个人的职业水准和公司形象;一个很平常的举手之劳,能够反映出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
在日常工作中,每趟公交车都会有部分老年乘客,他们腿脚不利索,上下车迟缓,给公交车正点到站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司机为此抱怨。张长利教育他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都有老的时候,他们行动不便可以理解,我们作为司机,决不能浮躁焦急,要帮助老人们乘车,这些小事虽小,却体现了我们公司的整体形象。”就这样,久而久之,张长利逐渐成了5路车队的“编外指导员”。
5路车的司机都知道,从昊华宇航站至人行站有一对盲人夫妇,经常乘坐5路车,每次只要看到他们候车,5路车的每个司机都会稳稳停到他们跟前,拉手刹,上车搀扶,下车扶下,这些小小的举动感动着许多乘客,许多乘客给公交总公司打来赞扬电话。
公交车既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张长利每天都要提前近一个小时到岗,打扫卫生,擦洗门窗,给乘客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工作普通平凡,事迹也不惊天动地,但张长利却在公司同事和广大乘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受到广泛好评。他连续多年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为公交车司机树立了一个标杆。